非遗:走进文安经纬线上织就“东方艺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明天是3月28日 周二  限行2和7

                                                                   网易新闻讯(张泰源 刘磊 焦国远 文/图)

        宫花、宫灯一样,过去都是皇家宫廷用物,直到清末期,这些皇室用物才走进民间。宫毯与生俱来带有皇族血统的宫毯尊贵典雅、构图精美,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宫廷艺术的魅力。

紫禁城曾有过“凡地必毯”的辉煌景象,传说,在没有光源照射的情况下,宫毯像踩在脚下的“灯厢”,金灿灿,明晃晃,亮晶晶,足以照亮整个房间。其立体凹凸的剪裁极富层次感,样式千变万化,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记者来到文安县孙氏镇五村,探访神秘的宫廷技艺。


坚守传统 一做就是30余年

铜色的招牌,极具80年代国营商店气息。走在满是厂店林立的五村街,很难注意到这样一个另类的门脸儿——“华盛地毯艺术馆”。

走进店铺,环顾四周,四白落地,满屋子的宫毯、挂毯,既是出售的商品,也是唯一的装饰。 宫毯、脚垫、挂饰等手工制造出来的宫毯样式精美且种类繁多,复杂的工序营造出图案的立体感,让人忍不住去摸上一摸。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宫毯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周子华。

今年50岁的周子华温和内敛、不善言辞,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周振芳学习宫毯制作技艺,中学毕业后便跟随宫毯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赵法成学习宫毯制作技艺,学有所成后他一做就是30余年。1998年周子华的家庭作坊改为地毯厂,扩大了企业规模。2007年又改制成立了华盛地毯有限公司。

“学宫毯织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那时的学徒要‘三年零一节’才能出师,学徒期间没有任何工资,学徒毕业后的第一个农历年节日,学徒只领半份工资,另外半份必须孝敬师傅。”周子华介绍。

至于宫毯这门技艺何时传到民间,周子华回忆,师傅曾告诉他,“庚子赔款”后,为了救济灾民,缓解社会矛盾,1903年,清廷在北京南城广安门报国寺开办了第一个宫毯传习所,政府招揽灾民,由宫廷技师免费教授技艺,管吃管住并负责安排工作。“当时从传习所学成出徒后找工作很容易,从宫廷出来的宫毯技师以及从传习所毕业的早期学生在社会上先后创办了继长永、继长恒、兴河和胜利比较有规模的宫毯作坊。”


工序复杂 图案堪比软浮雕

一架手工织毯机、两名工人并排织毯、一些原材料和半成品,这几乎就是生产车间的全部内容。

在车间一隅,周子华正在编织宫毯,只见他根据配线在机器上一根根的“上经线”,经线分为前后两层,用毛线在前后两根经线上编织出八字扣,并留出一定长度割断,无数次重复着这个编织过程。

“宫毯制作用料十分讲究,主要用料为羊毛。编织手法更是细腻,需要匠人设计出织毯的花纹图样,用不同符号标示出不同颜色的毛线,按照图样以经、纬线交叉的方法将一根根毛线编织成片。可以说,一张完整的宫毯要经过纺毛、染色、放大样稿、织作、平、洗、片、剪、整修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小工序还分不同的手法。”周子华说。

        在这些工序中,图案设计最重要,其次是织造,这一环节是决定地毯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最耗时、耗精力的。

         挂毯的图案比地毯更加丰富,有的甚至是一幅画。“挂毯就是软浮雕,‘平活’之后,在图案上剪出层次,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周子华说。

        筹备出书 将技艺永久流传

“以前,95%的宫毯都出口,为国家创外汇,生意很好。”周子华说。上世纪80年代,宫毯行业进入全盛时期,但随着机织宫毯开始大量出现,手工制作宫毯受到很大影响。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孙氏镇原有的8家宫毯厂纷纷倒闭,只有周子华坚持了下来,能够编织手工宫毯的技师也大量流失。

周子华坦言,宫毯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现在想花钱招学徒都招不上来,年轻人很少愿意学。” 他表示,宫毯织造技艺没有秘诀可言,质高价廉、成本上升,以及机器化生产的发展导致这个行业从获利到亏损,也让这个行业后继乏人,这是让他最遗憾的事,“宫毯织造太苦了,仅是坐在房子里拴头,一拴就是一整天,年轻人受不了。待遇低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人开玩笑说,宁愿卖鸡蛋都不愿干这个。”考虑到宫毯的前景,周子华满怀无奈。

但是,即便如此,周子华依旧在坚守着,让他最自豪的是,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他把过去仅靠口口相传的织毯技法用文字完整地记载了下来, “宫毯织造是我一生的事业,现在我正在筹备《华盛宫毯织造技艺》一书,希望将这门技艺以文字的方法记录、流传下来。”

(来源:网易新闻)

长按二维码关注,了解文安大小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