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震惊!刚刚,一个年轻中国人出面解决了困扰全世界一个世纪以来的难题.他有多牛,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国政时评
纵观全球热点,透视社会万象!
关注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自然《Nature》,世界顶级科学期刊,

这里诞生了全世界无数诺贝尔奖获得者,

能登上《Nature》的学者们,

要么是来自世界顶级实验室,

要么是世界顶级团队。

令人望而生畏的是,

《Nature》的毙稿率高达90%,

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

要想成为那10%的人,都是难度极大。


而就在刚刚,有个中国人一出手,

就一天两次登上《《Nature》

一次性就占据了两个席位!

《Nature》自创建149年以来,

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绝对堪称“神操作”!

他令全世界为之惊讶!

更震撼的是,

他还是登上《Nature》最年轻的一位中国人!

他究竟有多年轻,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他,就是曹原。



1996年,他出生于四川成都,

3岁时一家人迁往深圳。

他自幼就十分的聪明,

读小学时,往往老师刚说出题目,

余音未消,他就能喊出答案,他说:

“我那时经常接嘴、插嘴,或者和老师顶嘴。”

他特别喜欢捣鼓电子产品,

经常跑去深圳的电子市场,

能耗去整个下午,

然后买上一大堆电子原件回家,

拆了装,装了拆的去研究电子线路。

他特别热衷的就是科技类课外书,

《科学探索者》一本书,

他就前后后翻了好几遍。


2007年9月,他顺利考上了,

以“超常教育”闻名的深圳耀华实验学校。



在这里,他更加放飞自我:

课桌、椅子、黑板都没能逃过他的“毒手”,

甚至连老师的讲台都给他拆了;

而在课堂上经常踊跃发言的他,

提出的一些问题,

竟然有时让老师都难以回答

他在学校搞个实验室,

还在家里弄个实验室,

当时做实验所需的硝酸银很贵,

也很难买到,他就买来了硝酸,

偷偷把妈妈的银镯子放了进去,

人工“合成”了硝酸银。


这些事惊动了校长,可校长却连连称赞:

这孩子是个好苗子,是个天才!

并当即决定送他进少年班,

进行“超常教育”。



而他从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月读完初一,

三个月读完初二,

不到半年读完初三,

2009年9月,

才13岁的他就考上了高中!


高中学业繁忙,他仍旧鼓捣个不停,

放学回家都10点了,

他还要再花1个多小时的时间,

捣鼓各种化学试剂,

这些实验都很折腾人,又有一定的风险,

但家人的支持和学校的开明,

让他尽情翱翔在科学的天空。


别人都是中学三年,高中三年,

而他只用了两年时间,

就把初中、高中的课都读完了!

他说:“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老师,

也不是特别的教材与习题,

而是自己愿意钻研的学习兴趣,

以及善于钻研的自学能力。”


2010年,14岁的他参加高考,

成绩公布,考出了理科669的高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他抢到手,

并被选去了驰名中外的、

用来培养未来科研领域领军人物的

“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能在这个少年班里面的哪个不是天才?

都是经过激烈竞争才能夺得一席之位。

群雄环绕,

更有一群“可怕”的老师督促着他们,

可这样的环境对他来说却是“如鱼得水”!


他求知若渴,

经常穿梭于各大教授的办公室,

一脸认真地去逐一请教,

还时时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和教授一起去探讨;


那么多的天才中,

唯独他让教授们念念不忘:


物理学院丁泽军教授,因教学严谨、苛刻,

让许多学生“闻风丧胆”,人称“丁老怪”,

而偏偏,就他入了“丁老怪”的法眼,

一提起他,“丁老怪”就赞赏有加:

“很聪明的家伙!

计算机物理课程中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章,

他没花多少时间,也就一个寒假就做完了!”


(丁泽军教授)


曾长淦教授也自豪地说:

“这是在我实验室混过的娃,

他还发了一篇PRB理论文章,

(PRB,物理学术期刊)

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太厉害了。”

我实验室出了很多位郭沫若奖,

但他在其中还是显得卓尔不群,非常特别。


“他是如此的令人放心,

只要把题目交给他,他一定能做出来! ”


 聪明人很多,可他却还很主动,

计算遇到困难,

他永远会想尝试其他的软件方法。

太阳从那些秀丽的公园里收起了它最后一道霞光,月亮从天边升起,温柔的月光泼洒在公园里。我坐在树下,观察着瞬息万变的天空。透过树枝的缝隙,仰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撒在蓝色地毯上的银币一样,远远地,听得见山涧小溪淙淙的流水声鸟儿在茂密的枝叶间寻找栖所,花儿闭上她困倦的眼睛。在万籁俱寂之中,我听见草地上有轻轻的脚步声,定睛一看,一个青年伴着一个姑娘朝我走来。他们在一棵葱郁的树下坐下来。我能看到他们,但他们却看不到我。那个青年往四周看了看,说道:坐下吧,亲爱的,请你坐在我的身边。你说吧!笑吧!你的微笑,就是我们未来的象征。你高兴吧!整个时代都为我们欢呼。我的心对我说,对你那颗心的怀疑,对爱情的怀疑是一种罪过,亲爱的!不久,你将成为这银色月光照耀下的广阔世界中的一切财产的主人,成为一座可以和王宫媲美的宫殿的主人。我将驾驭我的骏马,带你周游天下名胜;我将驾驶我的汽车,陪你出入跳舞厅、娱乐场。微笑吧,亲爱的,就像我宝库中的黄金那样微笑吧!你看着我,要像我父亲的珠宝那样地看着我你听着,亲爱的!我要是不向你倾述衷情,我的心就不会安宁。我们将欢度蜜年。我们要带上许多黄金,在瑞士的湖畔,在意大利游览胜地,在尼罗河宫旁,在黎巴嫩翠绿的杉树下度过我们的蜜年。你将与那些贵公主阔夫人相会,你的穿戴一定会引起她们的妒忌。我要给你所有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意吗?啊!你笑得多么甜蜜啊!你微笑就仿佛是我的命运在微笑。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俩悠然自得地走着,就像富人的脚践踏穷人的心那样踩着地上的鲜花。他们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而我却在思考着金钱在爱情中的地位。我想,金钱——人类邪恶的根源;爱情——幸福和光明的源泉。我一直在这些思想的舞台上徘徊。突然我发现两个身影从我面前经过,坐在不远的草地上。这是一对从农田那边走过来的青年男女。农田那边有农民的茅舍。在一阵令人伤心的沉默之后,随着一声长叹,我听见从一个肺痨病人的嘴里说出了这样的话:亲爱的!擦干你的眼泪,至高无上的爱情已经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成了它的崇拜者。是它,给了我们忍耐和刚强。擦干你的眼泪!你要忍耐,既然我们已经结成亲爱的伴侣。为了美好的爱情,我们得忍受贫穷的折磨,不幸的痛苦,离别的辛酸。为了获得一笔在你面前拿得出手的钱财,以此度过今后的岁月,我必须与日月搏斗。亲爱的,上帝就是那至高无上的爱情的体现,他会像接受香烛那样接受我们的哀叹和眼泪,他会给我们适当的报酬。我要同你告别了,亲爱的!我不能等到月光消逝。” 然后,我听见一个亲切而炽热的声音打断了伤感的长嘘短叹。那是一个温柔的少女的声音,这声者倾注所有蕴藏在她肺腑里的热烈的爱情、离别的痛苦和苦尽甘来的快慰:再见,亲爱的!” 说完,他们便分别了。我坐在那棵树下,这奇妙的宇宙间的许多秘密暴露在我的面前,要我伸出同情之手。 那时,我注视着那沉睡的大自然,久久地注视着。于是,我发现那里有一种无边无际的东西,一种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一种用秋天凄凉的泪水所不能冲洗掉的东的;一种不能为严冬的苦痛所扼杀的东西;一种在日内瓦湖畔、意大利游览胜地所找不到的东西;它是那样坚强不屈,春来生机勃勃,夏到硕果累累。我在那里看到了爱情。 近来在我的记忆里时常会想起儿时家里的庭院。那是一片门前窗后的空地,那空地在大人们的精心打理下,一天一天地发生着变化,这变化深深地埋在了我幼小的记忆里。时间逝去,年轮更迭。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闸门在不知不觉地开启,童年往事在脑海中流连,在梦中闪现垂髫之年的我随父亲工作变动,从城里搬到了由九幢两层小楼组成的家属院居住,那时家属院座落于城郊,每幢小楼有十户人家,上、下两层为一户,每家门前窗后都有一片空地。刚到那里时,大人们工作之余,捡拾砖头、托坯砌墙、平整空地。刚相识的小伙伴们,不时地跟在大人们的身后,学他们的样子,给他们添乱。大人们看到小伙伴们的模祥,会意地笑着教小伙伴们做一些事情。每家的庭院都有前院和后院,因条件所限院落呈长形。前院面积约有二、三十平,院墙用碎砖砌成,在地面一米以上时修砌成花墙,易于通风。低矮的两家隔墙上修砌了平整的花池,一是为了大人们便于交流,二是为了便于种植花草,美化庭院。用碎砖、土坯砌成的几平米仓房位于院落的一角,里面堆放着许多家用的器具,有铁锹、锄头、镐头等等。屋前通向铁制大门的步道用碎砖平铺而成,两侧步道斜耸的红砖将菜池与步道分开。刷着灰漆的铁制门楼和大门简单而结实。后院是楼后的一片旷野空地,大人们用树枝、劈柴和秸杆围成简易的杖子,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院落。刚修建的庭院平整空旷,是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最佳场地,藏猫猫、玩跑城、跳皮筋、弹玻璃球,打纸牌、煽烟盒、踢口袋等等,玩得十分开心,无忧无虑,既天真又活泼。甚至玩到了忘记吃饭,大人们走过来连叫多次小伙伴们才恋恋不舍地停止玩耍、嬉戏,回家吃饭。隔年春天,大人们开始在前院的菜畦上、邻居的隔墙花池里撒下许多不名贵花草,这些花草打理起来很容易,只要埋下花籽,浇上水,它们就会生机勃发。花开时节,花红叶绿,花香满庭,好不让人喜欢。菜池打成畦,分成几块。栽种有青椒、茄子、黄瓜、豆角不同的疏菜。盛夏时节,菜地满池青绿,藤爬满架。洁白的青椒花和桔黄的黄瓜花如天空中的星星,点缀整个菜畦。青绿的黄瓜尚未长大就被小伙伴们摘下,成了口中的美餐。仓房墙边栽种的几棵葡萄树,枝藤延着支架顺势生长,姿意漫开,交织成网。每到枝叶遮住阳光时,小伙伴们就坐在棚架下纳凉、嬉戏,有时也聚在一起学习。在大人们的精心打理下,没几年就果实满棚,一串串绿皮上带有一层白绒的“无核葡萄”;一串串粒大皮厚紫黑的“巨丰葡萄”;一串串形如鸡心红紫色的“鸡心葡萄”,垂挂在棚架上,让人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后院靠窗近一点的地方栽上一、二棵梨树、或是苹果树,有时地里还会自生出几棵桃树、杏树。每家窗前对应的空地上种些苞米、豆角等大田庄稼。整个庭院有了花草树木,变得生机勃勃。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变化,昔日城郊早已成为了城市中心地带,家属院已翻建成小区住宅,我家的庭院自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如今想起我家的庭院,总是让我难己忘怀。因为那个庭院:春天地里泛绿;夏天枝繁叶绿;秋天果实累累;冬天是我们玩耍的天地。它留下了我童年的美好时光

(曾长淦教授)


才气过人者往往恃才傲物,

但他却非常低调沉稳,不骄不躁,

勤学之余他还喜欢天文摄影,

他说:

“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

(这话好像霍金也说过,

敢情天才都是如出一辙?!)


(曹原摄影作品)


少年班那些学霸们谁都不服谁,

只有提起他才会表现得十分钦佩:

“真的是怪物啊!”

“我们都觉得他可能成为下一个庄小威,

这一点都不言过其实,

因为他实在是太强了,就是传说级的人物。”



而他非但有当下的荣耀,

还有更辽阔的远方。


除了他个人的才华与努力,

中国科大确实也为他创造了一切条件:

2012年,他作为首批交流生,

被中科大派去美国密歇根大学,

回国后,他就写了这样一篇短文:

《 曹原:安娜堡的回忆》

回忆了在美国的交流学习生活,

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学弟学妹,

能有这种宝贵的机会。

地球村是如此充满活力,

我们应做它的主人,

加油吧,世界会因你而精彩!


2013年6月,

他获得中科大“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

同时被牛津大学选中,

受邀做两个月的科研实践。



2014年,

他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

郭沫若奖学金。



不久,

他在牛津大学实践时的导师陈宇林教授,

推荐他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深造,

他随即远赴重洋,在美国麻省理工,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四年来,

他一直潜心研究石墨烯的超导电性,

这项研究,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

可他之后的研究成果,

成为了能改变全世界的“神操作”!


我们都知道,

从发电站到用户的传送过程中,

能量传输是肯定会有损耗的,

而且损耗量是非常巨大的。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

当汞被冷却至接近0K(-273℃)时,

电子可以通行无“阻”,

从而将能源损耗降到最低,

这个“零电阻状态”被称为“超导电性”,

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体的存在,

昂内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悲剧的是,超导体要在,

接近绝对零度(-273℃)的环境下,

才能显现其近乎0损耗输电的能力,

而这其中的材料,

冷却成本却高得让人绝望!


之后,全世界的科学家们,

都开始了各种试验,

去寻找这种“低成本超导材料”。

1980年时,有人发现了铜氧化物,

这种材料达到超导状态的最高温度,

约为133K(-140ºC),

但是铜氧化物结构难以调整,

无法实现超导机制,

在超导体的研究上这只是进步了一小步。

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 B. Laughlin说:

物理学家们已经在黑暗(超导研究)中,

徘徊了30年,

试图解开铜氧化物超导的秘密 ......



而今天,我们这位中国的少年,

就成为了照亮黑暗的那盏明灯!


2017年8月,

他的团队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

只要将两层石墨烯,

旋转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叠加时,

它们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况下传导电子,

即刻显现超导特性!


然而研究过程起初并不顺利,

实验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

如何将两层石墨烯之间的转角,

精确控制在1.1°(魔角)附近,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

他依旧信心满满的说:

“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

心态平和地对待失败就没什么压力。”

“吃一堑长一智,做的多了,

慢慢有经验了,自然就攻克了。”


之后的半年多来,

他夜以继日的呆在实验室里,

克服了样品无法承受高热、

机械部件有滞留回差等重重困难之后,

震惊世界的石墨烯传导试验终于成功了!



2018年3月5日,

这个重磅消息瞬间引爆全球,

让全世界学者都望尘莫及的《Nature》,

竟然一天之内连续刊登了两篇,

他的关于石墨烯超导的论文!

此时距离发现超导体,

已过去足足107年了,

世界终于迎来了这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而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就是中国人,曹原!


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Yuan Cao(曹原)



我国“量子之父”潘建伟院士,

第一次在《Nature》上发表论文,

是1997年,那时他27岁,


我国结构生物学领军人物的施一公,

第一次在《Nature》上发表论文,

那是在1999年,当时他32岁;

……


而他登上《Nature》才刚刚21岁!

还一次性当天就发表了两篇!


而刚拿到这篇研究成果的论文时,

《Nature》等不及排版,

就先行在网站上刊出,

并配以第三篇文章做评述,

有网友评价:

《Nature》应该为能刊发曹原团队的文章,

而感到荣幸不已,甚至都已迫不及待了!


中国网友们都炸锅了


而此时距离1978年3月8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立,

刚好40周年,

这个轰动全球的研究成果,

恰巧成了他回馈给少年班40周年,

最重磅的厚礼!

面对全世界如此大的殊荣,

对外,他就说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

“一个扎实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的人,

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英雄出少年,

作为一个中国人,

他延续了华夏英才的优秀,

也扛起了中华民族的荣耀,

他已是传奇!


而回看中国科大少年班40年间,

输出的卓越人才不胜枚举,遍布全世界,

81级骆利群,38岁就出任,

美国斯坦福大学正教授,

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82级卢征天,旅美时,

获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

现任中国科大千人计划教授;

85级杜江峰,,

现任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87级庄小威,34岁便成为,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

物理系双聘正教授,

是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华人院士;

96级尹希,未满32岁就晋升为,

哈佛大学正教授,打破华人记录;

98级陈宇翱,80后的中国科大教授,

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

......


中国少年人才不胜枚举!



少年强,则中国强,

中国培养出的这些中国好少年,

也预示了中国未来的强盛之路!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愿他们都不辜负祖校的培养,

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强盛贡献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为曹原,点赞!

为祖国,祝福!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