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梯子怎么做?“那个给我梯子的人”美文阅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那个给我梯子的人

那个给我梯子的人

郝晓庚

高中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正弦定理,我被这个方程的玄妙所吸引,忽然产生一个疑问:这个定理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我从小就喜欢刨根问底,课本显然无法解决这个疑问,于是我在上门求教的时候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年轻的数学老师看了我一眼,对这个不切实际的提问感到惊讶,两条浓眉攒到一起,然后又舒展开。最后他无比严肃地对我说:“你先别管它是怎么来的。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记住它,知道它怎么用!就像给你一架梯子,你不需要知道梯子是怎么来的,而是要学会如何借助它爬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一直异想天开地认为会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就像书上写的,所有爱问问题的小孩子,都会走上一条通向牛顿、爱迪生那样的科学巨人的道路。

多年以后,当我挥霍了无数年华却一无所获,回头细细品味这句话,才明白老师指给我的,才是唯一的出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牛顿一样从掉在头上的苹果走向成功;对一个农家子弟来说,高考几十取一的比例,才是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不能搞定高考,我就什么也不是。

我的数学老师以一种最现实的方式,把我的人生从岔路上扳了回来。

多年以后我踏上老师的家乡,一片叫曹县的土地,面对一百六十万这个恐怖的人口基数,明白了老师的焦灼从何而来。作为一个从高考独木桥上拼杀过来的前辈,一个刚从师范学校走上高中讲台的年轻教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大男孩,他比我们更明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面临的处境。

每天早晨不到六点起床,十个小时的课再加五个小时的晚自习,班主任会出现在每一个睡懒觉的同学床头,掀开他的被窝;数学老师则会在每一个我们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出现在教室门口。我们最恨的不是数学老师放出的狠话:“晚自习你们学到什么时候,我就陪到什么时候;我家就在你们宿舍楼下,你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敲开我家的门,向我请教问题……”而是三年里他居然不折不扣地兑现了这两条诺言。面对如此疯狂的老师,我们最可怜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他新婚的妻子——本校一个温柔娇小的女老师,因为他陪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比陪自己妻子的时间还要多。

我们在那种疯狂的环境里跌跌撞撞地冲刺,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背后是他不断的催促和毫不留情的鞭策。

奇迹就是这样诞生的。那年高考成绩揭晓,我们学校从一个高考经常被剃光头的末流学校一举超过本市众多名校,而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多年以后,当我到了和他一样的年纪,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忽然明白了老师那时的心境。真庆幸能遇上这样一个人,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倾尽全力来帮助另外一群人踏上人生的阶梯。

(2014年7月7日《鲁中晨报》)

美·微赏析

    作为老师,是应该珍惜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质疑品格还是更希望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掌握知识、学有所成,我们姑且不妄加评论。但是,这位老师之所以成为让学生敬佩并永存记忆深处的地方,我认为就是他可贵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由于我们教育机制的某些缺憾,学生考大学还是学生、家长、老师最看重的,这位老师能为学生成才许下诺言并在三年中不折不扣的兑现他的诺言,着实令人钦佩,因而也值得学生感恩。

    至于他的教育观念和培养方向是以倾向于扼杀学生的探求精神为代价这一点,还值得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师生共同深思。

 

不必非摆“谢师宴”

    李竞立

    高考、中考刚刚结束,“谢师宴”又闯入人们的视线。

    笔者的一位朋友是昆明某中学的数学老师,每年秋季赴“谢师宴”已经成了他的一大负担。最近他已经连续多日没在家吃晚饭了,而吃完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浓浓的普洱茶,吃下一堆药片。谈到“谢师宴”他苦不堪言:不去又对不住学生及家长多年的情谊,去了肠胃受不了,时间也耗不起。他认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辛勤培育,“谢师”理所应当,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敬爱师长的传统美德。但“谢师”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不必非“宴”不可,师生的纯真友谊不应该体现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中。感恩老师不可推崇“谢师宴”这种形式。

    其实,一味大吃大喝的“谢师宴”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节拍。一句温情的电话问候,一张自制的贺卡,一条感恩的手机短信……何尝不是答谢?如果非坐下来“谢师”不可,可以采取茶话会的方式,端上瓜子、茶水,学生、老师、家长围坐一起畅叙友情,学生、家长既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又可以对踏上新征程的学子激励嘱托。除却茶话座谈,学生、老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开个联欢会,共同登台表演才艺,以共享欢乐感恩老师。

    尊师重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是崇高的、纯洁的,完全没有必要采取被社会约定俗成的宴请形式。“谢师”,不必非要选择宴请的方式。时下的一些“谢师宴”已变了“味”,场面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花费越来越贵,在挥霍浪费、讲排场比阔气中脱离了“感恩”、“谢师”的初衷,脱离了沟通师生情谊的轨道,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导向、带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给一些贫困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其实,对学生而言,发奋学习、成人成才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

(2014年7月4日《云南日报》)

美·微赏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先从哪里开始的,更不知谁是举办“谢师宴”的“始作俑者”,反正当下无论是高考、中考甚至是小升初考试过后,几乎是全国各地,“谢师宴”搞得那种架势、那种气派,怎一个“牛”字了得。虽说有些冠以“谢师宴”的名义,但“谢”的老师简直有些心力交瘁、无所适从。升学率低的班级、学校老师的负担还要请一些,而对于那些升学率搞得学校、老师本来一个放松身心的假期,却因应付家长的“谢师宴”可不堪言。

尊师重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是崇高的、纯洁的,完全没有必要采取被社会约定俗成的宴请形式。“谢师”,不必非要选择宴请的方式。作者的这一观点值得肯定。

无言的母亲

刘立文

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大队小学设在我们几家合住的大宅子里。我读书的地方就在我家堂屋。那时,我们家三代八口,挤在三间小屋里,为了老师有个住的地方,母亲硬是腾出一间房给老师住。

我在自家堂屋上学,老师住在我家,可母亲从没说过有不懂的地方就去找老师。那时,母亲是常让我去找老师的,但那不是去找老师辅导,是让我去找她吃饭,或问她做饭时是否有菜,没有就让我送些过去。后来,我就慢慢地理解了母亲,,老师沦为“臭老九”,而我的老师又出身地主家庭,,母亲说老师这时最需要的是心灵的安慰,生活上的关照。

小学五年里,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母亲没上过学,她也不过问我读书的事,我们放学后,尽情地玩耍,小河里洗澡、捉鱼,去河套里找干牛粪烤红薯,她也从不教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玩耍时不打架就行。有时候她会说,吃完饭不要去外面玩,帮我送点吃的给谢奶奶。谢奶奶是孤苦的一个老人,母亲常常惦记着她,不时给点蔬菜、红薯、糍粑什么的。母亲裹过脚,她的小脚使她行走不便,只要是跑腿的事她都交给我。有一次,母亲派我送一只小狗给另一个屋场的她的好友,我抄近路,从干涸的水塘里横过去,在塘里晒红薯干的一位我叫外婆的人看见了,她老远就笑着说你妈还让你送来了。那时,她也不时在我家玩,我以为母亲也曾答应过她,就把小狗给了她。回来时,母亲告诉我送错人了。尽管送错人了,但母亲还是和我一样高兴、快乐。为什么还高兴呢?一般人很难琢磨出其中的原因,人人都说得到是快乐的,殊不知无私给予同样快乐!

我读书的年代,买不起煤,母亲常常为柴火发愁。

那天放学后,母亲对我说,我跟你堂姐说好了,让她带你去拾煤渣、拾柴。这样,我七八岁上就开始在铁路上拾煤渣、砍柴。从家一路拾到两公里外的平头桥火车站,车站有个炉渣场,遇上车站停了火车,那更是让人高兴的事情,车停下来一般都要清炉放灰。我们一二十个人站在那两旁等候蒸汽机车清炉放灰,那火红的煤渣从炉膛里清下来了,司炉工随即打开水龙头,以防烧燃枕木,水淋下,随即升腾起一股白气,就有胆大的准备钻进机车底下,这就引来了司机、司炉的大叫:“不要命了!”火车刚离开,我们一二十人瞬间就扑向那堆冒着热气的炉渣,烫手啊,刺手啊,他踩着你的手了,她的屁股顶着你的头了,这些全然不顾,每个人的脑子里只有煤渣,一二十人把炉煤渣翻个好几遍后,确信再也翻不出一点儿煤渣了,才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回家。

因为我年龄最小,拾得的煤渣、砍下的柴火一般都是最少的,但我始终是快乐的,那些比我大的哥哥姐姐们,还不时为获得的多少互相嫉妒,有的还会因为比谁谁少而遭家长的责骂。母亲说,麻雀不比大雁飞,你不要和别人比,你和自己比,每次拾得的煤渣、砍下的柴火比去年多,比上个月多就行了。什么事付出了努力,尽了责就行。

那时靠工分吃饭,每年生产队年终结算,我们家分得的口粮少不说,还要欠下生产队的钱,这时母亲更加为不能从事集体生产劳动而愧疚。我从母亲的叹息里,感受到了责任,故小学还没毕业,我就从事集体生产劳动,在生产队赚工分,打禾、插田、锄草、积肥,只要有工分赚,什么脏活、累活我都干。母亲是在三十八岁上,在连殇了三个儿子后得到我的,母亲没把我当宝贝养,我十二三岁就跟随大人,在寒冬腊月里,光着脚,踩着冰碴儿挑塘泥,母亲也从不说不字。

现在,每当听到别人说起他们的母亲是怎么培养教育他们的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从心里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让我从现实社会和真实的生活中,从纯美的大自然中学到了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就是这些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我懂得珍惜,让我心里装着别人,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知到人世间的情与爱,体会无私给予是最大的收获。

母亲无言的教育,让我受益一生。

(2014年《散文选刊》(下半月)第5期)

美·微赏析

父母留给子女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不是财物,而是做人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我”的母亲让“我”从现实社会和真实的生活中,从纯美的大自然中获得的这些丰富的人生体验,就是母亲给予“我”的最厚重的财富,因为这些财富,让“我”受益一生,感恩一生。

作为一般经济状况的家庭成长的孩子,或许对那些拥有万贯家产、生活奢侈的“富二代”艳羡不已,觉得他们的父母给了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可以使他们衣食无忧,甚至将来可以少奋斗几十年。这种羡慕也许有一定道理。但精神品格方面的给予或许比单单的物质方面的给予更重要,更值得珍惜,更值得感恩。

带妈妈旅游

工山飞月

  妈妈很胖,平时走路走不了多远就要歇一歇,喘口气。稍微走多一点,晚上躺在床上会喊腿疼。听说我要带她外出旅游,妈妈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连连说:“不能玩,不要好好出去的,再走不回来,被人家笑死了。”

  说老实话,妈妈的担心也是我的顾虑。可是老人家年纪一年比一年大,等不起,拖不得,只有下决心走出去,才能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我把妈妈从老家接到南京,每天先陪伴她沿着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畔,借“薄薄的夜,淡淡的月”散散步,说说话,渐行渐远。一个月不到,妈妈感觉腿有劲儿了,笑着说:“人真是蜡烛,不点不亮。”

  我要带她逛玄武湖,她没有拒绝。在湖上泛舟时,老人家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听任我们摇啊摇,摇过了亭台,摇过了小桥,摇进了碧波荡漾间。

  游中山陵,那是一个月以后,392级台阶,妈妈一步一步攀登上去。瞻仰了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面对陵墓周围郁郁葱葱,优美的景色,老人家落泪了,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机会站到这么高的风水宝地放眼四望哦!

  游了常州恐龙园,苏州拙政园、虎丘,无锡蠡园、太湖,江南梦成真,她走路的脚步都变得轻盈了。

  妈妈没有出过省,我带她到青岛、威海、烟台、蓬莱、大连周游了一遭。看到大海,坐了大海轮,参观了海洋世界,远眺了海对面的韩国,目睹了八仙过海的地方,老人家一路行,一路笑逐颜开。

  妈妈汽车坐过了,火车坐过了,飞机还没有坐过。当知道我要带她到首都北京旅游,不乘火车乘飞机时,又兴奋又激动。飞机在蓝天上,她透过舷窗看朵朵白云,看下面的星星点点,看蚂蚁一样的汽车,满足实实在在写在了脸上。六天的时间里,妈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观了故宫,在中山音乐堂欣赏了有余丽拿演奏的交响乐专场,游了颐和园,造访了天坛。最使她自豪的是和我们一起到了八达岭长城好汉碑前,过了一把“好汉”瘾。如果不是要体验一下坐空中缆车的感觉,她还坚持要自己走下长城来。

  提到准备去澳大利亚看看,妈妈心里痒痒的,可又有点舍不得钱。我说钱可以再挣,说走咱就走,风风火火下澳洲吧!老人家欢欢喜喜办了护照签证,先到上海,经韩国首尔转机,先后到达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凯恩斯等地,领略了异国他乡的山山水水,与老外直接接触交流,看到考拉、袋鼠,妈妈直呼好玩。

  回国后,妈妈和老邻居、老街坊在一起,说不完的旅游见闻,引得人家羡慕嫉妒恨,啧啧称赞她好福气。

  原还想带妈妈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走一走的,但就在我们准备到美国旅行之前,妈妈生病了,一病就很重,再也没有起来。也许明白自己快到生命的尽头,病榻前,她紧紧攥着我的手,说,你们陪我玩了那么多地方,吃了中国、外国那么多的美食,知足了,一点遗憾也没有了。

  唉,我有遗憾啊,早几年带着妈妈周游世界该多好!总以为时间大把大把的,宽裕得很,不着急的……

  幸亏还有永恒的美好留在记忆里,路上的风光,妈妈的笑,是那么难忘。

(2014年7月18日《常州晚报》)

美·微赏析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实生活中这样令人憾恨的故事并不少见。本文作者应该说基本做到了子女应该做到的事情。本来已经腿脚不便且有些“发福”的母亲,没想到还能在有生之年在子女的陪伴下到祖国许多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并且还坐飞机到了美丽的澳大利亚,吃到了中国、外国那么多美食。作为母亲,子女能进到这份孝心,足矣。

感恩父母,未必都像作者一样能带自己的父母到处看看,但只要有这份孝心,尽最大努力让父母的晚年过得舒心、快乐、幸福,就不算枉为人子。

在网上这么孝顺,妈妈知道吗

陈璐

前几天母亲节,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到处都是祝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沸沸扬扬的。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对此,有人看不惯了,问这些刷屏者,“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他们反感把母爱刷屏,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并非是为了让母亲知道,而是放到社交网络上,让同学、同事、朋友看,意义是什么?这是在晒孝顺吗?更有甚者批评说,一群把妈妈拉进朋友圈黑名单的人,在朋友圈里疯狂地刷着母亲节快乐。

心态平和的人则认为,这是孩子在母亲节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的延伸,线下陪母亲过节、送礼物,并不妨碍线上秀一下母爱,在网上记录当天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可。不仅如此,在了解朋友们生活的主要渠道社交网络上,能看到身边的人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妈妈,也是一种幸福的体会。

两种不同态度的关键点在于,这些人是否光说不做,以及祝福的接受者母亲是否能看到和感受到孩子的这份感情。在年轻人为主要体验者的互联网时代,的确有一些年轻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让父母看到,有意无意把社交账号单独对父母关闭了。

问题是,在网上晒的人不一定线下就不送妈妈礼物,在网上不晒的人不一定线下就是一个孝子。两者很难找到对应关系。

其实,这只是线下表达感情和网络表达感情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一切表达,如果放在互联网上,似乎就多了一个“晒”的意味。人们并不是反感这些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感情,而是反感“晒”的行为。

这种感受和网上另一种时常被人关注的“晒恩爱”相似,都是把私人的情感放到了开放的网络上,让所有认识的人都不得不成为感情的旁观者,让原本感情表达内敛的中国人有点不习惯。因为“晒”的决定权和内容在主人公手里,他在收获祝福的同时,难免让旁观者感受到一丝炫耀,更会让一些爱情的失意者看到“晒恩爱”的内容感到格外刺眼。

可是,朋友圈、微博本来就是让人记录生活、表达感情的地方,非要要求人们筛选出哪些是可以“晒”的情感、哪些是不可以“晒”的情感、怎么“晒”能让其他人易于接受等细节,又太较真和荒唐了。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人认为,看到别人都在网上秀对母亲的爱,似乎自己不说点什么就落伍了。他们是因为感受到互联网上“暴力式的温情秀”而不得不发,这种带有绑架意味的压力在每天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中展现,“周一见”、“王菲李亚鹏离婚”正是如此,人人都在说,我一定不能错过。互联网上的逻辑是,别管和我有没有关系,我只是要刷存在感。

另一方面,很多人在潜意识中依然把网络当作年轻人的专属品。一切网络上火爆的,都是年轻人所擅长和推崇的,都是父母所陌生甚至抗拒的。事实上,现在身边的潮爸潮妈多的是,有不少父母主动去学习网络,去了解另一个世界里的孩子。试想,如果母亲看到孩子向互联网上向所有人赞美自己,也是会开心的。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希望我的朋友能看到这些照片时能想起他们的妈妈,并且能真心地为我们的老妈点赞,祈愿母亲们安康。如果这是作秀,那么网上孝顺宣扬的是正面的表达文化,又何尝不好呢?

网上孝顺只是表达态度,所有人希望的是,感情不要只停留在网上。现实中给妈妈打一个电话,陪妈妈逛一次街,买下一件她心仪的东西当礼物送给她,这才是真正表达母子之间的温情方式。如果能在母亲节这天,耐心教会母亲学会使用朋友圈,看到孩子的真情表达,帮助父母跨越数字鸿沟,这难道不是一件最好的母亲节礼物吗?

(2014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美·微赏析

随着一些洋节日来到我国,我们的生活似乎变得丰富了一些,国人对一些洋节日过得还有滋有味,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之类,其中更让人看重的父亲节、母亲节也引发了国人对孝文化、孝行为的推动与发展。本来中国没有这样的节日,借此多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或回家看看送点礼物也是很好的。也有些人以在微博、微信等方式的朋友圈里刷、晒祝福的语段或故事作为表达方式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孝心,就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了,甚至还会招致“沽名钓誉”之嫌。

孝敬父母,善莫大焉。真正的孝敬应以具体行动为载体,如果只是刷给朋友,那作用究竟有多大呢?其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还是别让孝顺只停留在网页上为好。

冬日里的温暖

付春生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瑟瑟寒夜里,一位本该和家人舒适呆在暖巢里的女人,却一直在牵念着一位飘零在外的老人。她与他素昧平生,仅仅是在几小时前在街头偶然相遇,就再也放置不下,似遇见了自己漂泊在外的亲人,深深牵挂在心头。

他是位80岁的老人,身材高大,体格健朗,留着缕雪白的山羊胡,可以想见年轻时一定是位健壮帅气、英俊潇洒的男人。但命运似乎对他有着太多的不公,从人们与他的交谈里,得知他唯一的儿子由于一场大病变成了精神病人。年轻的妻子经不起生活的重压,也决然离他而去。难以想象,几十年来,他曾经历了怎样的千辛万苦,才支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暮年的他,即使拥有一个精神残缺的儿子,或许也心存一缕慰藉和希望了,谁知几个月前,他50多岁的儿子也意外离家出走。老人再一次跌到了人生的谷底,从此他离开家乡,踏上了寻子之路,他到过山东、安徽、江苏……但偌大的一个中国,要找到儿子,岂不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吗。但他没有放弃,虽然已从炎热酷暑,找到了猎猎寒冬,但这一切并没有浇熄他寻找下去的希望。

一条被子,一条褥子就是他全部过夜的家当。他找了些破纸被子铺在了一家店铺前的水泥台上,用绳子将摊开的被子一段一段地裹住,以至于在睡觉时不会将被子踢开。老人虽然命途多舛,但非常乐观。

而那位女人一看到老人,发自内心的向善立刻萌动,她一下子为老人留下了一百元钱。之后,来来往往的人们纷纷口传舌播,爱心迅速在人流中涌动,一块,两块,十块,矿泉水,方便面,花生米,大家七零八凑地为他投来很多钱物和食品。哎,现在还是好人多啊!大家七言八语地感叹。

天色渐晚,就在人们来来往往的当儿,那位女人又突然出现了,这次她又拿来了一件大棉袄,蓝黑色的,是非常御寒的那种交警服。老人非常感激,连声说不冷,不冷,话语中饱含着一份浓厚的感激之情。但这位女人硬是将棉衣给他搭上,又匆匆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这时人们已不限于只给老人提供钱物,大家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在附近厕所外面的门洞,给老人搭建一个睡觉的场所。人们借着厕所一面墙,找了三块石棉板围挡了一个避风空间,又在下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纸被子。如此,虽不能达到房屋的密闭结实,但终归挡住了四面吹来的肆虐冷风,要比原来暖和多了。

天色已经很晚,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这时,那位女人带着孩子又来到了这里,她看了看老人过夜的地方,与孩子用力挤了挤那块漏缝的石棉板,才安然离去。飕飕寒冬里,一位好心女人点燃了爱的暖流……

(2014年《散文选刊》(下半月)第3期)

美·微赏析

一位耄耋老人,在独自照顾的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离家出走后,独自一人,离开家乡,踏上漫漫的寻子之路。尽管他跑过许多地方,但儿子始终踪迹全无。他没有灰心,也不言放弃,而是靠着仅有的一床被子和一条褥子,乐观的与多舛的命运抗争,为了就是能找到他患有疾病的儿子。这就是一个父亲的怜子之心,一颗令人感动的怜子之心。一位女人,一位本该和家人舒适呆在暖巢里的女人,一看到老人,发自内心的向善立刻萌动,不但给老人留下一百元钱,同时还给老人送来御寒的衣服。女人的爱心唤起了更多人的爱心,大家自发地为老人捐钱并为他搭建御寒睡觉的场所。

现实社会并不缺乏有爱心的人,但尚缺少像这位女人一样唤醒爱心的先行者,让我们在感动、感激、感恩之余向他们表达我们由衷的敬意。

施与受

其实这是件小事,但有些触动我的地方,故而记之。

去年我重病住院,出院前日,病室新来个十七八岁的农村小伙,陪同的是其五十岁左右的父亲。俩人黑苍苍的,一脸疲态与菜色。小伙子反复发烧,在市医院住过两回,都没查明病因。转来省城,已差不多油干灯尽,这从父亲深锁的愁眉就可看出。他不停地向病友探问医药费贵不贵;医院的饭只订一份给儿子,说自己有干粮。五块钱一张的陪夜床,他反复多次才咬牙租下……我深知乡村人就医的窘迫,加上大病初愈,对小伙子特别惺惺相惜。看看钱包里还有几百块钱,就示意那父亲老张来到病房外,表示同情孩子,并把钱塞给他。不料老张大瞪双眼,手足无措地怎么也不要我的钱。我好说歹说,他才勉强收下。回到病房,他仍然坐立不安,一会瞟瞟我,一会瞟瞟我,末了竟又示意我到外面,掏出钱还我,说他没经过这种事,收了钱心里不过意云。我没料到他会是这反应,颇觉尴尬。但事已如此,收回钱也不合适。于是又是一番劝慰,末了他要求我给他姓名电话,否则坚决不收。我只好告诉他,并把手机号给他才了事。

我出院后,老张给我打过两次电话,反复道谢并告诉我,儿子查明是肺结核,已出院回家治疗云。春节前,我又收到他电话,定要我地址,说要寄点自己种的花生给我尝尝。我想要了花生,他也心安了,于是就告诉了他。再也没想到,老张寄来的竟是满满一大编织袋,60斤花生!虽是带壳的,于他也该是一种破费了吧。这哪是表心意,分明要还我的钱嘛!我立刻打电话给他,老张的语气很开心,说他本想寄油的,人家不给邮,才……

我知多说无用,但又过意不去,便汇了500块钱给他。几天后,又收到老张的电话,一再说:我这不是卖花生了嘛,卖花生也卖不出这些钱哪!我要把钱退你吧,只怕你又汇过来;不退吧,我又怎么过意得去……我自然又是一番劝慰,但忽然也心有所动:我们像是进入了两难的胡同,他是真的不过意,尽其所能欲回报;我则也感到受了他的惠,如果不给钱,也会心不安……

说实在的,我尽管不是土豪或权贵,但先前那几百块钱对我、对他,真不算什么。说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点也不假。他头回收了我钱,我还真觉得心里润润的,谁承想碰上这么个厚道又顶真的人,反好像我起头做了件不合适的事,让他、让我都为难了!再想想,这人情世故,尤其是施与受的关系,还真是相当微妙呢,它看似简单,其实颇有学问存焉。因为它牵涉着尊严和人格等大问题;何况表面看,施与受两方,似乎受方是得了实惠的;其实,若非不得已,世上有几人愿成为那受惠方呢?故处理不好,尤其在某种情形下,真说不清施就是好,还是受就是好。至少,通常情形下,受的人比施的人看似得了实惠,实际也多了心理的负累;当然,这也要看受者会如何看待……

看官,你说呢?

(2014年7月9日《合肥晚报》)

美·微赏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做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现实生活中,赠人玫瑰虽然并不一定是为了手上留下什么余香,但有时得到的感恩与回报远远比送出去的玫瑰要贵重得多。

“我”看到同病室的年轻患者和他节俭而又疲惫的父亲,惺惺相惜,给了他点钱,尽管他们执意送还,但“我”的一番劝慰还是让“我”把“手中的玫瑰”送了出去。可是,在此后的生活中,我却得到了他们真诚的感恩与回报,这份真诚而朴素的情感,其实远远要比“我”送出去的“玫瑰”要贵重,因为我们彼此都得到了人间最重要的东西——真挚的情谊。

父爱无形

李怀岭

 

多年来,父亲虽在身边,却似远在天涯。记忆中,我俩很少交谈,而内心的话又太多太多,只有以拙笔代言之,以减轻堆积心头的压力。

父辈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因家贫而未上学,父亲自然也是其中一位。我在上小学时,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打牌,作业也不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亲得知后,痛打了我一顿。这一打打断了我的牌瘾,从此勤奋学习。

“平常不练功,考试肚里空。”父亲经常说。他虽然没有文化,但质朴的言语却道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哲理。多年以来,我一直本不离身,随时将妙语警句、励志格言以及日常小常识记在上面。点点滴滴积累,处处留心观察,达到了“厚积,不扰天地;蕴贮,只为生机”的效果,以致无论面对中招、高考还是生活与工作中的难题,我都能轻松应对。参加工作后,有前进的喜悦,有落魄的困惑。在我最失意时,也曾灰心颓废、自暴自弃。父亲来到我身边,说别人越认为你不行时,你越得好好干,干出个名堂来,这样别人才能看得起你。一语击醒颓废人。由此,我提起精神、努力工作,终于走出低谷。

父亲是个宝。我上班工资低,只能应付平常生活开支,可以说是“月光族”。家里一旦遇到孩子生病或突发意外,生活就会捉襟见肘。此时,父亲总会拿出他做小生意赚来的微薄收入接济我。父亲对我的爱,让我由衷感动并深感不安,父爱的沉重让我喘不过气来。2009年夏的一个雨天,父亲骑着三轮车路过一座桥时,由于路滑,一下子掉进干涸的河里。众人帮他把车拉出来,我也火速赶到。一位施救的人说:“你爸真是,受了伤,半天站不起来,现在还一瘸一拐的,就是不让打‘120’,怕花钱。”瞬间,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心在打颤,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前年“五一”,我随父亲到湖北拉菜籽,爬坡时车子突然动力不足全车发抖,父亲大声喊着让我下车。我下车后,迅速搬来一块大石头,挡在车轮下面。父亲见状,训斥我冒险不要命。霎时,我被如潮的父爱包围着,不知所措。

如今,身为人父的我从父亲的爱海中汲取精华,为我的孩子立下家训:善良、勤劳、奉献、智慧、无畏,以回馈父爱。

(2014年7月18日《开封日报》)

美·微赏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做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现实生活中,赠人玫瑰虽然并不一定是为了手上留下什么余香,但有时得到的感恩与回报远远比送出去的玫瑰要贵重得多。

“我”看到同病室的年轻患者和他节俭而又疲惫的父亲,惺惺相惜,给了他点钱,尽管他们执意送还,但“我”的一番劝慰还是让“我”把“手中的玫瑰”送了出去。可是,在此后的生活中,我却得到了他们真诚的感恩与回报,这份真诚而朴素的情感,其实远远要比“我”送出去的“玫瑰”要贵重,因为我们彼此都得到了人间最重要的东西——真挚的情谊。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