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羊、斗鸡、斗鹌鹑……淮北的古风民俗你知道多少?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汉文化传承千古,中原一带的每个地方都有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淮北自然不例外。本地的民风民俗,是随着淮北历史经济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地由广大人民所创造、所丰富而逐步衍变而成的。


那么,身为淮北人,对于淮北的古风民俗,你知道多少呢?


淮北君搜集了部分资料,带你了解了解

斗羊

在淮北农村,斗羊的习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深受群众的喜爱。 据说这里的斗羊比赛自西汉初起,盛行于三国时代,在 20 世纪中期曾一度中断。如今每逢传统农历羊年,羊年斗羊,或者一些庙会节庆期间斗羊比赛,都会吸引众多的群众前来观看,别有一番情趣。


近年来,淮北农村大力发展养殖业,许多农民成了养羊专业户,为使斗羊这一极富乡土气息的传统文体娱乐活动流传下去,一些地方相继成立了斗羊协会。斗羊时选择特有的勇猛雄壮的羊种。


斗羊比赛是根据羊的齿龄(牙口)分等级配对进行角逐。 分领羊、挑斗、自由斗等,其场面粗犷,精彩激烈,扣人心弦。


斗鸡

斗鸡是淮北城乡常见的活动。中国的斗鸡历史悠久,最早起于夏朝少康,到了春秋时已相当流行。 关于斗鸡的记载,早期可见于《战国策·齐策》、《左传》《史记》等书。公元前 679年齐桓公以宋国违背“北杏之会”盟约为由,率诸侯国讨伐,取胜后筑高台以斗鸡庆祝胜利,是关于斗鸡的最早文字记载。两汉以后,有关斗鸡的史事记载和诗赋歌咏不绝于书。汉代王孙公子、富家子弟斗鸡走狗,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曾有三代帝王都喜欢养斗鸡。 南齐郁林王喜好斗鸡,花数千倍价钱购买斗鸡。 北齐幼主高恒擅长斗鸡走狗,还给斗鸡封官赐爵。 唐代是饲养斗鸡的鼎盛时期,“斗鸡皇帝”唐玄宗专门成立皇家鸡坊,每到节庆时,总要展示皇家斗鸡。


历代文人骚客中也有不少斗鸡爱好者,他们不仅养鸡斗鸡,而且还写了许多关于斗鸡的华丽诗篇,三国曹植的《斗鸡诗》、应 的《斗鸡诗》、刘桢的《斗鸡诗》、唐朝杜淹的《泳寒食斗鸡应秦王教》等都是其中名篇。 旧时淮北民间斗鸡常被用作赌博,新中国成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斗鸡曾被当成“四旧”来取缔。近年来,随着传统民间节会活动的恢复,淮北城乡斗鸡游艺又见兴盛。


斗鹌鹑

斗鹌鹑是淮北民间喜爱的一种竞技活动。斗鹌鹑的禽戏从隋唐开始,斗鹌鹑斗的是雄鹌鹑。根据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唐玄宗时,有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与鼓的音响高低、节奏急缓进行争斗。 因此,唐玄宗将鹌鹑养于宫中,以为斗禽游戏。 到宋代的时候,斗鹌鹑的风气在社会上日趋盛行起来,一般在农历八月前后,等鹌鹑换毛后聚群相博。米有炖《元宫词》写道:“遇着中秋时节近,剪绒花毯斗鹌鹑。 ” 这八月十五斗鹌鹑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


斗禽,通常是春斗鸡秋斗鹑,雄鸡主“阳” 鹑补“阴” ,由于鹌鹑体小易养,比斗鸡实惠,所以明清以后,斗鹑之风更盛于斗鸡。斗鹌鹑, 通常在早晨进行。 因为要把鹌鹑饿一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把它们饿着了,自然会为争食拼命。斗鹌鹑的场地一般是在一个长方形的藤编栏中,栏内放上少许谷米,裁判先用双手遮住两只鹌鹑,不让它们看见对方,裁判见饿极了的鹌鹑慌慌地要啄地上的米了,迅速将拦在两只鹌鹑间的手掌抽回。 两只鹌鹑一抬头,发现有争食的,便是大嘴过去,啄头、蹬肚子、翅打、咬身子、锁脖子,斗个不可开交。


鹌鹑上了斗场,往往在三五分钟之内便可分出胜负,因此也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多次获胜的鹌鹑,当然是身价百倍,当成宠物厚养。 至于败者,好点儿的做个“鸟媒” ,锁在笼里诱捕其他鹌鹑,大多数则只有一条路———宰杀食用。 虽然这不免残忍,但对于败者也是无可奈何的命运,因为鹌鹑是种极脆弱的生灵,一次斗败,终生心有余悸,不可能再参加任何比赛。 一只战败的鹌鹑,于战场上已是废物,然而在盘中还能找到其价值,《本草纲目》中记鹌鹑“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 ,为补身中之佳品。


送米面

孩子生后12天,外婆家备上小孩衣物及红糖、鸡蛋、米花、馓子和几段彩幛等,装在专用的盒子里,贴上写有“×月×日喜封”的红对联抬着送去,称“送米面”,以示贺喜。


朔里一带的盒子分好几层,像蒸馍的隆起,约一米半高,两人抬。一层米,一层面,一层红糖栽鸡蛋。外用红纸封条。上披各色布料,红毛线和小孩穿戴衣物,小毛毯,包被子,虎头帽子、虎头鞋之类。 抬起约有百十斤,到男家门前不远处鸣炮以示来到,男家派两人接迎。 宿县一带叫“送粥米” ,外婆和亲朋数人同去。 尊(长)辈一一送给婴儿“见面礼” 。主人将所送衣服、彩幛悬挂于门楣上。中午,点燃爆竹,设宴款待来客。宾客去时,送馒头和红鸡蛋之类,以示谢意。婴儿外婆一般留下住几日,如若有事,须脱一件褂子留下。这天,用艾叶、槐叶水为婴儿洗沐。


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将带来的铜钱及桂圆、红枣、花生之类的喜果放入水中,边放边说些吉利的话,俗称“添盆” 。 之后由有经验的接生婆给婴儿洗身,边洗边唱: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洗完后, 再用姜片和艾团灸脑门和四肢关节, 说这样能使孩子不得病,体格健壮。


此俗流行不衰。


祭灶

腊月二十四俗谓“小年夜” ,也称“小年节”。 节俗活动最突出的是祭灶。祭灶即祭祀敬奉灶神,送灶神上天。灶神也叫灶王、灶君,俗称灶王爷,祭灶风俗古已有之。 汉代以前在夏季祭灶,汉以后改在腊月举行。 后世则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


旧时淮北地区祭灶是“官三民四” ,即官家在腊月二十三,民间在腊月二十四,自然是贵族统治者们为了划清与劳动人民的界限,把祭灶君的时间放在百姓们祭灶君时间的前边,以示显贵。民国后已无此区别。


祭灶这天,要预先请灶君码(即买灶君像),各家各户锅屋灶间都张贴新的灶神画像。 画像一般是木板彩印的(红、黄、绿三色印刷),中间有身着官服的灶王爷,身边是灶王奶奶,两边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联语,上额写“一家之主”。 是日晚上,家家设供祭灶,一般供蜡烛、焚香、酒糟、饴糖、果品等,敬灶神时全家依次叩拜,同时念道:“灶王灶王,请你吃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并用饴糖抹一点在灶君嘴上及灶门上,把锅屋墙上旧的灶君像焚烧,叫送灶君上天,即送灶神醉饱登天门,饴糖抹嘴是让他好话要多说,以为灶王“吃了人家的嘴软”。 祭灶二更后收供,全家分吃饴糖、果品等。灶王是一家之主,自然不能老住在玉皇大帝的天宫里不回家,因此祭灶之俗便又有迎灶、接灶之举,即在正月初一五更时分放炮竹迎接灶神归来。,祭灶习俗已废。


淮北地区腊月二十四祭灶前,打扫房舍、庭院、几案,粉刷墙壁等,俗称“除尘”“扫房子”。 据《周书·秘奥造宅经》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每逢元旦就有“沟渠净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之说,从此可知,当时人们已经知道讲究卫生和防御疾病的关系。 因此,扫尘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做到像吴自牧在《梦梁录》一书所说:“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年之安。 ”


捏面人

捏面人是淮北民间工艺之一。面人也称面塑,面塑艺术起源很早。


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征,班师路过泸水,就曾经用面人祭河。 相传从那时间开始,面塑艺术就流传开来。


捏面人所用的原料是江米面,也就是糯米面。 不过它是先和普通的面粉加水揉制成,然后又加上糖和麻油再煮、再揉。揉到面软硬适度,塑而不变形为止。之后分门别类地调颜色。面人多取材于古典民间戏剧人物。 捏面人者工具不多,但很特别。 剪刀、牛骨签、小梳子之类的工具是不能少的。艺人们手拿工具,在各种颜色的面团上挥动,一团粉红的面脸上,就添上了眼睛、鼻子、嘴、耳朵、头发,甚至还有牙齿、头饰。 身上的衣服,也配备齐全,还有因姿态而造成的衣褶。 脚上有鞋,手里舞刀弄剑,更劲道十足,一点也没有“面人”的感觉。


吊唁

吊唁俗称烧纸。淮北吊唁仪式,程序繁琐,内容丰富,可谓葬礼之高潮。


前来吊孝(吊丧),奠仪(俗称 “ 烧纸” )有锡箔、幛子、挽联、供菜等,另外还有现金,数目不定。一般亲友,只上礼,不上垫,不进棺屋,不下地。


知近亲戚,除上礼,还上垫,在灵堂上行三叩九拜之礼。由孝子跪迎,跪送。跪棚有男有女。若来者为女眷,则由死者儿媳或女儿至孝堂跪迎。


客到先上礼簿,发孝衣孝帽,一样的亲戚到齐了,进行吊唁、烧纸。


开始时,主事老知喊: “ 客到—— ”“ 棚下齐不? ——”就是棚下跪棚 (亦即陪吊)的准备好了没有。棚下老知拖着长腔,答: “ 齐—— ”于是主事老知喊:请客烧纸——”吊唁的亲友来至棚下,依序站成一排 (人多站两排),由跪棚的陪同,哭,行三揖三跪礼。孝子帘里叩谢。之后在老知 “ 请——请——请——”的三喊声中,止哭,进棺屋瞻仰死者遗容,并看望孝子,说些客套话,如咋病的,咋走的,并劝孝子 “节哀”云云。进棺屋的路线是右进左出。客去时,跪棚的与男客握手跪谢。


烧纸次序很有讲究。女死由其娘家人先烧。鼓乐、纸物、翻棺礼都由女儿出钱。


涨知识了吗?


欢迎点击文章底部写留言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