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前沿】宫毯:留住技艺 再现盛世华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文创前沿】bjcc-top

【艺术旁白】

留住技艺 再现盛世华章

 ——记宫毯的工艺传承

文/ 王 焕(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宫毯,即宫廷所用地毯,又叫官坊毯,是著名的“燕京八绝”之一。 中国早期的宫廷所用地毯都是由各部落或地方政府贡奉,后来为了满足统治者和皇亲国戚的需要,,专门负责管理全国地毯的生产与采购。元代地毯织造工艺引进,设立官坊毯织作所。因其织结坚牢,毯面柔软,深得皇室权贵的青睐,宫毯也就由此得名。宫毯图案、组色以及织作如同完善的等级制度一样,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区别,与世界各地的地毯有很大不同。


据《大元毡罽工物记》记载,元代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工部奉旨,在大都(今)青塔寺专为宫廷编织地毯,在地毯的尺寸、染料、羊毛用量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曾为皇帝的寝殿定做的五扇地毯,总面积为992.83平方尺,所开列的用料清单中有白、青、黑各色羊毛990多斤,各种植物染料、辅料1200多斤。还有木柴3200多斤,醋7斗多,用料之多,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元大都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汇合、交融、生发和创新的重要地区,这里文人荟萃、百艺兴旺,六朝帝都的沧桑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宫毯也成为富有地域特色和宫廷特色的手工艺制品。


明朝建立后,朝廷接管了元代在大都的官营织毯机构,在、新疆、西藏等地设立官办地毯作坊,同时为紫禁城制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官坊毯。由于地毯属于生活消费品,不易保存,在历朝历代中,由于保护不当,地毯使用出现磨损严重、潮湿霉变、鼠啃虫咬的现象,导致留存至今的地毯凤毛麟角,故宫馆藏年代最早的地毯是明代地毯。清朝之前的地毯图案虽带有地方特色,但没有形成一定风格系列。



清朝入主中原后,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促进了多民族团结统一的良好局面。清代官坊毯的图案充分反映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艺术风格。清雍正年间,宫廷画师在宁夏地毯图案的基础上绘制出一种新的格律体图案,即式图案。乾隆年间,式工艺和式图案日趋成熟。清咸丰年间,大批西藏织毯工匠进京,手工地毯在更加兴盛繁荣,并开始走向民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式地毯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之后,式地毯由内销转为外销,由于出口量的不断增长,地毯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促使式地毯在图案、色彩、工艺上日臻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清朝晚期,随着对外贸易活动的不断增加,宫毯对京式地毯图案和工艺不断创新,又出现了“美术式”和“彩花式”等图案,并增加了起鼓织造和片剪雕饰等技艺。


1956年1月,第一地毯厂成立。上世纪80年代,地毯行业进入全盛时期,职工多达5000多人;90年代后期,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开始走向,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也处于发展低谷期,原有的八家国营地毯厂纷纷倒闭,只剩一家老厂还在勉强维持,编织手工地毯。作为传统手工艺的宫毯遭遇同样问题,从业者锐减,后备人才不足,传统手艺人员老龄化严重。手工织造的宫毯,以90道地毯为例,一英尺100元左右,比机织地毯价格贵10倍左右,但同等大小的地毯,机织地毯只需要半小时便能完成,手工地毯则需4个月才能完成。“织一尺亏一尺!”织毯工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质高价廉,成本上升,导致这个行业从获利到亏损。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之一,宫毯工艺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原材料成本上升,还有宫毯的织造技艺的失传。如今,,学徒很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康玉生带了不少徒弟,但目前仅3人还在从事宫毯织造工作,其中2人将要退休,从事此技艺总共只有10余人。后继乏人给这个行业带来灾难性影响,宫毯织造这门技艺逐渐成为濒危技艺。2002年9月,市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这对的传统工艺美术、对宫毯的发展与振兴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为抢救宫毯这一技艺,在政府和民间艺人共同努力下,2008年,“宫毯”技艺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市宫毯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6月华方地毯艺术有限公司成立,承袭了宫毯的老字号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筹建“华芳地毯艺术馆”,打造成集设计、制作、参观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创意集合地,对宫毯进行传承发展。



宫毯生产工艺繁杂,其流程大体分为三个工序:前期准备、织毯成型、美化整理。前期准备有剪毛、纺纱、染纱、绘制四个环节;编织成型有上经、拴绞、打底、结扣、过纬、剪荒毛、下机等环节;美化整理有平坦、片毯、洗毯、剪活、修剪五个环节。制作工具分为两部分。一是织毯设备,二是织毯专用工具和量具。一件地毯要经过纺毛、染色、放大样稿、织作、平、洗、片、剪、整修等11道工序,按照图样以经线、纬线交叉的方法将一根根毛线编织成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点点成型。在上世纪60年代,老一辈织造艺人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织毯技术“平、顺、短、齐、地”五字操作法,并推广京津两地。70年代,在制作艺术挂毯的实践中,根据挂毯制作的技艺变化,又总结出了压、挤、垫、钉、剔、楔、倒、润八字挂毯织造技法,提高了挂毯艺术效果,并在地毯行业中广泛推广。


宫毯的档次是根据道数及绒线质量来划分的,绒线质量越好、道数越高的宫毯,档次越高。常用的绒线可分为3.5支、6支、7支、10支等,“支”表示绒线的粗细,支数越高,绒线越细,织出的毯子也越精细。编织时,并不是使用单一的一根绒线,而是将几根绒线并在一起使用,称为绒线的股数,比如6支4股的绒线,就是由4根6支的绒线组成。一块宫毯,图案简单的只需三四种颜色;图案复杂的则需七八种。图案的配色分为捷色和润色两种:捷色,指的是颜色过渡分明,用同样颜色的纯色绒线来实现;而润色是指颜色过渡柔和,用不同颜色的绒线组合,来实现这种效果,逐渐改变绒线的配色比例,精确控制颜色深浅、明暗的变化。宫毯的主流产品为90道和120道,道数越多,毯子密度越大,质地越有弹性。120道以上属于高档产品,90至100道属于中档,而90道以下的规格在宫毯的编织中极为少见。编织是整个宫毯生产的重要环节,工人的技艺水平会直接影响地毯成品的质地,所以过硬的织造技艺,是地毯高品质的基础。刚刚织好的毯子表面粗糙,不同颜色之间缺乏过渡,层次不分明;图案也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生气。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宫毯也是如此,这就需要通过美化整理来增强它的艺术魅力。整个制作过程,从图案设计再到织毯成型,堪称是一个书画艺术和手工编织技艺完美融合的过程。美化整理可以看作是对作品的艺术包装,每一个环节既有严格的操作规则和技术要求,同时也要兼顾艺术品质。因为是手工操作,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和操作习惯,所以每一块手工织毯可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盘金毯是明代出现的地毯新品种,由丝线、毛线、金银线编织盘绕而成,用金为98库金,纯度相当高。金的颜色饱满柔和,能够完美衬托纹样,外边用金为74大赤金,色浅且亮,在毯面周围形成亮点,使整幅地毯显得富丽堂皇。盘金毯是专供皇室贵族使用和欣赏的富贵装饰艺术品,用料昂贵,工艺复杂,师传保守,因此会织的艺人不多,在民间很少流通,遗留下来的实物不多,目前仅有少量存世。2006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毯织造技艺”传承人康玉生大师和多位专家的指导下,盘金毯技艺挖掘成功,并成功制作出《九龙图》《心平气和》《盛世龙福》等作品。图案设计师曹艳红负责盘金地毯的设计,由传统图案改编,经过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九龙图》中间由九条飞龙构成,小边是水波纹,大边运用了“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吉祥八宝和“寿”字纹样。整体画面富贵华丽、寓意吉祥。《盛世龙福》作品是在盘金毯再现金身的基础上,一改往日盘金珍品素色效果,颜色华丽,而不失庄重,布局严谨的九条龙周围以宝相花、蝙蝠穿插连接,寓意吉祥、和平、幸福,祥瑞之气溢于毯面。由于是纯手工织做,作品历时一年,加之后道工序“软雕塑”修整,整幅地毯立体感极强,极具皇家气派。盘金毯的抢救成功,让濒临失传的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再现盛世华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地毯工艺在继承宫毯编织技艺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总结挖掘新的工艺技术,使得地毯从质量和工艺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宫毯设计师,充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的宫廷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向民间拓展。它既存皇家气派,又有民间韵味,给人无穷的回味与遐思。设计人员根据出土文物中的青铜器、陶器、漆器、丝绸织物、石窟雕塑、古建砖瓦等的艺术装饰纹样,创新设计出造型新颖、古朴典雅的“古纹式”系列图案。有根据西方建筑、艺术雕塑、皇宫内饰等纹样创新设计出具有西洋风格的“宫殿式”系列图案,根据大量古代、现代中国锦缎图案资料,创新设计出以艺术夸张的花朵和卷叶草为主题,穿插变化,构成富有韵律的“锦纹式”系列图案,根据现代生活特点及要求,创新设计出典雅别致、色彩秀丽的“现代式”系列图案。


随着历史的发展,宫毯这一古老的工艺已不再是皇家专属的贡品,而是逐渐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篇章。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BJCCT-HJ/HQ)

版权声明

来源:《文化创意》杂志刊发       【文创前沿】公众号发布

【文创前沿】微信公众号旨在为读者精准推送有价值的资讯:传递相关政策、追踪业界动态、解析创意案例、分享理论成果、弘扬人文精神、助推跨界融合。  (投稿邮箱460817515@qq.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请长按二维码:

【文创前沿】bjcc-top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