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伽师县就业扶贫车间成为就业脱贫主战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吐曼姑丽·吐达吉在认真编织地毯

走进伽师县的乡村,一座座就业扶贫车间内机器轰鸣、人员如梭,贫困户们从单纯的农业劳作中转身成了制衣工、刺绣工、地毯编织工、木工、泥瓦工等。“每次看着自己亲手编织的地毯成品远销和田、乌市和内地,心里就特别开心!”古勒鲁克乡塘力其村吐曼古丽·吐达吉家是该村的贫困户,她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县里免费举办的地毯编织培训,培训结束后便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阿里木地毯合作社务工,如今在这里做工已有一年半了,每月的收入有2000元。看着她熟练的操作手法,俨然已经成为了车间里的“大师傅”。


今年以来,伽师县秉承“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积极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帮助农村贫困劳动力和留守家庭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和贫困人口“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同时又发挥了助力稳定脱贫的功能,收效显著。

英买里乡库木艾日克村昌盛服装加工车间

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走进位于英买里乡库木艾日克村的昌盛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车间,近百名制衣工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从校服、工装到玩具布衣,一条条流水线穿梭于机车间、一件件成品运送至检验车间,一切都井井有条。据厂长介绍,该厂2016年10月在库木艾日克村建成投产,拥有服装生产设备400台,年设备生产能力100余万套,正常运营可实现产值1500万元。今年以来,该厂积极发挥就业扶贫车间的作用,通过与乡村精准对接,着力吸收本乡村贫困家庭人员就业,通过对贫困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不间断的普通话学习,目前已安置包括库木艾日克村在内的临近5个村的贫困人口62人就业。为解决就业女工家庭学前儿童无人代管的困难,该厂还将于今年在厂区修建一所500平方米的幼儿园,最大限度地保证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就业扶贫车间60个,辐射全县164个深度贫困村,可解决2800名贫困人员就近就业。


合作社式就业扶贫车间。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引到合作社务工。古勒鲁克乡巴什阿恰勒村阿里木地毯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其中一例。这个合作社,从最初成立的5人到现在的31人,年编制地毯近百个,产值75万余元,带动该村及周边三个村的贫困家庭妇女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全县共引进能人新建养殖、种植、手工业、农机等为主的农民经济合作社90个,遍布全县各贫困乡村。

英买里乡克皮乃克村村民居家式开展刺绣制作

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针对贫困家庭孩子小需要照顾、老人身体弱行动不方便等,伽师县灵活就业扶贫形式,以无法转移、无法就业、无固定收入的“三无”贫困户为重点,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引导贫困户居家设置加工式居家式扶贫车间,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组织贫困户从事手工刺绣、缝纫加工、家禽养殖等,为当地农村贫困人口居家就业创造了便利条件。


为确保就业扶贫车间发展后劲,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将土地清理收益以就业奖补和直补的方式分配给4349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和47650名没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确保每户每年至少1人就业9个月以上,家庭贫困户享受1000元补助。对于合作社式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数量达到20户100人以上的,则由财政资金补助10万元作为贫困户入社股金参与分红,带动贫困户就业。同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实用技能匮乏的实际,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扶贫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共开展各类培训73批,培训贫困户3954人。伽师县的“就业扶贫车间”和贫困户实现了无缝对接,为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搭建了平台,有效吸纳周边贫困人员实现就近就业、脱贫致富。(通讯员   张文静)


编辑:侯海妮    阮紫娟

责编:穆尔阿迪力·穆太力甫

主编:陈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