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古集珍电子图录保利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保利十週年春季藝術品拍賣盛會將在6月3日至6月8日於北京四季酒店隆重開幕。盛典之一6月7日18:00開場的鑑古集珍——宮廷陳設及工藝甄選專場中,將以宮廷陳設為主軸,聚集名貴少見的宮廷器物總計68件,供廣大古玩愛好者,收藏家品鑑。

首先有以“鏨金剔漆,蓬壁生華”為主題的清宮造辦風格壁瓶,其次以“宮廷禮儀,典雅裝飾”為主題的宮廷飾品配件,以“至尊禮儀,帝廷陳設”為主題的清宮經典家具,以及“綬鳥穿花,寶壽供春”明清宮廷漆藝名品多件亮相。可謂件件精美絕倫,展現出明清宮廷造器技藝的最高境界。

特在此,將本專場中的宮廷經典鉅作,向各位介紹一下。


7801

清中期 銅鎏金嵌松石鏤空葫蘆形香囊

H 9.2 cm

參閱:《故宮珍寶》P128

備註:1.英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RMB: 50,000-150,000


賞析:

此件清中期銅鎏金嵌松石鏤空葫蘆形香囊銅質細膩,鎏金保存完好。

形循葫蘆,肩置二對貫耳作穿系,上腹鏤空如意、纏枝紋,下腹為蕉葉、纏枝蓮紋,局部鑲嵌形狀不壹的綠松石點綴。此器銅質精良,鎏金厚澤,鏨工精湛,形制靈巧,造型別趣,應為宮廷造辦處內作器物,是清代滿洲貴族腰間懸掛之物。



7802

清乾隆 黑漆描金火鐮盒

W 5.5 cm. H 9 cm.

備註:1.英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RMB: 30,000-50,000


賞析:

此黑漆描金火鐮盒應采彩金象描金,工藝繁復、規整,為標準的乾隆時期之工藝,在黑漆底子上而成,黑漆瑩潤如鏡,盒外壁以描金繪制松石海浪景象,金色深淺不壹,表現前後景物層巒疊章之感,立體生動,精致秀雅。




7803

清乾隆 銅鎏金鏨花嵌玉帶飾一組

尺寸不一

RMB: 50,000-150,000


賞析:

此套銅鎏金鏨花嵌玉帶飾壹組四件,其中三件嵌鏤空螭龍紋白玉牌,方形帶板邊緣嵌松石,帶扣以鏨花裝飾,裝飾繁復,細致精美。鏨花為我國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壹,其工藝為用小錘敲擊各種大小不同的金屬鏨子,在金屬表面留下鏨痕,形成各種不同的紋理,使單壹的金屬表面產生多層次的立體裝飾效果。




7804

清中期 珊瑚包金手鐲一對

W 8 cm.

來源:歐洲藏家舊藏

RMB: 350,000-550,000


賞析:

珊瑚手鐲包金,對鐲以大塊珊瑚制成,鮮艷潤澤,浮雕雲蝠捧壽紋滿布其上,內膽以黃金打造,更顯奢華高貴,是清代權貴的配飾,珍貴典雅。



7805

清中期 銅鎏金嵌松石鏤空扳指盒及翡翠扳指

盒H 3 cm. W 4 cm. 扳指D 3 cm.

參閱:《故宮珍寶》128頁

備註:1.英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RMB: 150,000-250,000


賞析:

此清中期銅鎏金嵌松石鏤空扳指盒銅質細膩,工藝精美,圓柱狀,天蓋地式,盒身鏨刻鏤空纏枝花,六瓣花芯嵌綠松石。有黃絲帶縱向穿過盒

中心,兩端各系紅色珊瑚珠壹粒;翡翠扳指鮮嫩瑩潤,筒體拋光素潔無

紋,為翠中精品。扳指原騎射之具,後成為男子飾品。

扳指盒用於盛放扳指。因清代男子流行擁有扳指,因此扳指盒的制作量很大,其質地、種類繁多。此扳指盒金的成色為赤金,顏色金黃,鏨刻工精,是清代男子身上非常有代表性的裝飾品。



7806

清中期 珊瑚朝珠

參閱:《大清盛世·沈陽故宮文物展》P204,205;《宮廷珍寶》P99

來源:歐洲藏家舊藏

L 78 cm.

RMB: 250,000-350,000


賞析:

此串珊瑚朝珠由壹百零八顆紅珊瑚珠組成,間以翡翠佛頭四,佛頭塔壹,系委角方形翡翠背雲壹,下系粉紅碧璽大墜角。粉紅碧璽記念三掛,每掛十顆,下垂粉紅色碧璽墜角三。




7807

清乾隆 銅鎏金纏枝花卉紋水丞

“大清乾隆年制”“王”款

H 5 cm. W 5.5 cm.

RMB: 150,000-250,000



7808

清乾隆 銅鎏金山水人物筆筒

“乾隆年製”款

參閱:Arts from the Scholar's Studio, 第191頁

備註:1.英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GILT-BRONZE ‘FIGURES IN LANDSCAPE’ BRUSHPOT

Qianlong Four-Character Mark

H 9.8 cm. W 7.5 cm.

RMB: 500,000-800,000


7809

清乾隆 銅鎏金寶鴨水丞

H 11 cm. W 13.5 cm.

RMB: 250,000-350,000




7810

清乾隆 竹黃嵌松石蟬紋壁瓶

來源:英國藏家舊藏;香港藏家遞藏

H 20.5 cm.

RMB: 150,000-250,000





7811

清乾隆 剔紅多子多壽花籃形壁瓶一對

H 24.5 cm. W 23 cm.

RMB: 150,000-250,000





7812

清乾隆 銅鎏金掐絲琺瑯嵌瓷禦題詩壁瓶

參閱:2009年5月27日香港佳士得拍賣NO1844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H 20.5 cm.

RMB: 250,000-500,000


賞析:

此清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嵌瓷禦題詩壁瓶采撇口長頸瓶之式樣,頸部飾仿古夔龍紋方耳,通體繪纏枝花卉,瓶身仿開光樣式嵌圓形瓷板,並禦題詩文“雲護鳳樓松掩映,瑞凝仙堂竹婆娑。”“乾”“隆”。

此壁瓶采掐絲琺瑯質工藝。此種工藝至遲在元代由西亞傳入我國,發展列明代景泰年時已臻成熟,故有“景泰藍”之譽。

壁瓶,又稱轎瓶、掛瓶。器形為日常所見花瓶的壹半,背面平坦有穿孔,是古人置於墻壁、轎內或床頭的裝飾性瓷器。主要功用是“四時插花”“人作花伴”。其懸於壁上則“靜懸屋盎香”,置於床頭則“清芬滿床,臥之神爽意快”。壁瓶所寄托的意趣契合了封建士大夫階層的審美心理,因而成為文人墨客、清流名士喜愛的觀賞之物。





7813

清乾隆 剔紅八寶紋嵌玉壁瓶

備註:1.英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H 18.5 cm.

RMB: 250,000-350,000


賞析:

此清乾隆剔紅八寶紋嵌玉壁瓶撇口,細頸,頸部帶雙龍耳,豐肩,瓶腹飽滿,圈足;

全身剔紅雕漆,通體以海水江崖紋為底,瓶頸部、肩及兩側雕刻八寶紋飾;瓶腹

正面嵌白玉,玉質潔白瑩潤,並陰刻蝙蝠刀玉磬之吉祥圖案,寓意福慶吉祥之意。

雕漆是中國傳統工藝制品,雕漆是在木胎或金屬胎上髹漆,少則幾十層,多則壹二百

層,再雕刻圖案,故稱為雕漆。

此器刻工刀法嫻熟,紋飾精美,紋飾所用八吉祥是藏傳使用的八種吉祥物,、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盤腸,為清代皇家所青睞,皆為福壽吉祥之美好象征,當為陳設裝飾中之精品。




7814

清乾隆 剔紅嵌玉禦題詩壁瓶一對

來源:歐洲藏家舊藏

H 21 cm.

RMB: 600,000-1,000,000


賞析:

此對清乾隆剔紅嵌玉禦題詩壁瓶撇口,細頸,頸部兩側帶雙夔龍耳,正面錦地浮雕纏枝寶相花;豐肩,瓶腹飽滿,瓶腹正面嵌白玉,玉質潔白瑩潤,並陰刻禦題詩文“憐惟有態全贏李,羞是無香略遜梅,所幸壹籌勝枝上,展圖常得見花開”“喜白為姿懶著紅,傳根疑是水晶宮,十分靚艷曾何礙,饒有壹般林下風。”清乾隆時期,漆器的制作以宮廷養心殿造辦處為中心,集中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不惜成本,制作出了華美秀麗的漆器制品,代表了清代漆器的最高水平。以雕漆工藝制作陳設壁瓶當為乾隆時期的典型樣式。

壁瓶在清代康熙、雍正時期極為少見,乾隆時期反而達到了歷史高峰,北京故宮博物院共有320余件,多為成對制作,幾乎涵蓋了各類工藝、材質和形制。乾隆皇帝極為喜愛這種半體之器,曾先後作詩六首加以贊詠。《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多次記載在乾隆帝旨意下制作壁瓶,同時要求將其詠壁瓶的禦制詩文裝飾在壁瓶之上,形成了各式形制壁瓶搭配乾隆皇帝禦題詩這壹經典組合,是這壹時期陳設器中最具時代風貌的特色之壹。

清代宮廷用品的式樣、紋飾都有具體規定,不能隨意改動,壹般先由宮中如意館畫師畫樣,或做木樣、蠟樣,然後由乾隆皇帝親自審定後,才能按樣制作。壁瓶亦如是,造型、紋飾均有宮中如意館畫師畫制,大多為各式花卉圖案,如纏枝花紋、冰梅紋、牡丹紋、瓜跌紋等,此對剔紅壁瓶即通體於錦地上雕刻纏枝花卉紋,精美絕倫,大大的增加了陳設器的觀賞性。

同時,在壁瓶上出現以楷、隸、篆、行、草等不同筆體書寫的乾隆禦制詩文亦是此時期的壹大特色,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風格:其壹,禦制詩文內容源於《禦制樂善堂全集》中的禦制詩句,主要見於瓷質壁瓶;其二,取自於《清高宗禦制詩全集》中的禦制詩句,見於各類工藝壁瓶中,以漆器為例,則多嵌玉刻乾隆皇帝題於當時宮廷畫家所繪的花卉圖冊上之詩文,此對壁瓶即屬於此類。

兩首禦題詩均出自《清高宗禦制詩全集》題錢維城花卉二十種,第壹首“憐惟有態全贏李,羞是無香略遜梅,所幸壹籌勝枝上,展圖常得見花開”為詠梨花,第二首“喜白為姿懶著紅,傳根疑是水晶宮,十分靚艷曾何礙,饒有壹般林下風。”為詠海棠。無論是雕漆玉刻,亦或禦題詩文皆將此對壁瓶之文雅端麗處處彰顯,不僅僅是中國工藝史上的巔峰時刻,更重要的其印刻了乾隆皇帝個人獨特的審美情趣,極為珍罕。




7815

清乾隆 銅鎏金嵌百寶葫蘆形壁瓶一對

H 25.2 cm.

RMB: 700,000-1,200,000


賞析:

此對清乾隆銅鎏金嵌百寶葫蘆形壁瓶采雙葫蘆形制,銅胎為地,口沿外壁鑲嵌紅色寶石壹周,瓶身浮雕雲蝠紋並以各色玉石鑲嵌八吉祥紋飾,寓意吉慶有余,並嵌珊瑚制二字“大吉”,富貴吉祥。

目前所見的大多數的壁瓶精品多為乾隆時期制品,世界各大博物館均有大量的精品佳作典藏,陶瓷、琺瑯、漆器、玉器、銅鍍金、銀累絲等品種,制作精細,造型多樣,紋飾富麗,工藝精湛,不僅反映出乾隆時期的工藝特征,同時也體現出了乾隆皇帝的審美趣向。

而此對壁瓶采用嵌百寶之工藝則相對特殊。百寶嵌工藝是漆器鑲嵌工藝中的一種,通常以漆器為胎在器物上有選擇地鑲嵌多種經過加工的珍貴材料,從而達到突出構圖主體和強化裝飾效果的目的,是明清時期所特有的新工藝。

據文獻記載,百寶嵌工藝是明末清初揚州藝人周柱所創。吳騫《尖陽業筆》中言:明世宗時,有周柱善鑲嵌奩匣之類,精妙絕倫,時稱周嵌。……其法以金、陰、寶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車渠、青金、綠松、螺鈿、象牙、蜜蠟、沈香為之,雕成山水、人物、數目、樓臺、花卉、翎毛、嵌於檀、梨、漆器之上……真古來未有之奇玩也。此對壁瓶瓶身以玉、珀、茜牙之材鑲嵌八吉祥紋飾,富貴喜慶之意滿溢,懸掛之時,必是清芬滿室,心享福壽安康。





7816

清乾隆 青花褐彩山水詩文壁瓶一對

參閱: 《中國陶瓷全集 清下》第69頁

H 18.5 cm.

RMB: 120,000-200,000

詩文:

曉色春風裏 維舟一小亭

看山渾不倦 待得雪峰青


賞析:

此對壁瓶後壁為平板形,有穿孔,以便將其掛在墻壁或車轎上;頸長而直,兩側有壹對描金鳳耳,中部為長方形開光,以墨題詩為飾;鼓腹,,以褐彩繪山川草木人家圖,下接瓷質底座,底座上沿塗礬紅,底座下有三個如意頭型矮足,除開光外,其余部位均以青花纏枝花卉紋作為裝飾。青花與礬紅的顏色搭配,恰到好處,相得益彰,使這對壁瓶顯得華美異常。




7817

清乾隆 松石綠地粉彩開光壁瓶一對

“乾隆年制”款

來源:英國藏家舊藏

H 16.7 cm.

RMB: 200,000-300,000


賞析:

此對壁瓶整體線條流暢、造型別致;瓶呈葫蘆形制,弧口,束頸,圓腹,以松石綠鋪地,上用各色彩料繪飾。頸部中心開光,白地之上繪制粉彩菊花花卉;腹部亦有圓形開光,之內粉彩繪制為桂花牡丹圖,周圍均以描金邊框裝飾,外松石綠地之上並有卷草、粉彩纏枝花卉紋相襯,寓意吉祥富貴,極盡雍榮華麗。

畫面筆觸纖細工整,紋飾優美華貴,意境典雅而不流俗。瓶足部對稱相施胭脂紅料繪卷草紋。本壁瓶形制較為特殊,壁瓶壹類,葫蘆形制者較為罕見,當為乾隆時期粉彩的上乘之作。


7818

清中期 紅木框黑漆地嵌銅鎏金點翠山水掛屏一對

53×23 cm

RMB: 250,000-350,000





7819

清 牡丹富貴圖

“乾隆禦覽之寶”款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90年代購於紐約

備註: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136×83 cm.

RMB: 200,000-300,000





7820

清嘉慶 黃色雲龍紋妝花緞飾片

133×129 cm

參閱:《禦制古玩·皇宮寺廟寶藏》P43

RMB: 60,000-80,000


賞析:

本品呈正方形,黃色底面,居中妝花織金色正龍紋,四周環以五色祥雲。其外復環繞四行龍,皆望向居中正龍,似震天長嘯。四邊裝飾海水江崖與八寶平水紋。紋飾清晰豐富,織色繁密。



7821

清 “太和殿備用”款團龍牡丹紋絲毯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251×147 cm.

RMB: 250,000-350,000


賞析:

絲毯為以桑蠶絲線、柞蠶絲線栽絨綰結而編織成的手工栽絨地毯。本品四面織藍色寬邊,上端寬邊正中織“太和殿備用”款識。明黃色毯面居中織藍色正龍壹團,環以纏枝花卉,四角裝飾四藍色行龍。主體紋飾外裝飾金色回紋帶,其外再織纏枝牡丹與八寶紋,以表吉祥之祝。做工規整。



7822

清乾隆 銅鎏金填琺瑯太平有象

“東暖閣”款

來源:1.。

2.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H 34.5 cm. W 20 cm.

RMB: 500,000-800,000


賞析:

自古至今象都是瑞獸,性柔順,相傳,佛象從天而降。“象”又與“祥”同音,故大象代表吉祥,好景象的意思。在東方古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中國人把其視為吉祥、太平的象征,自商代起就出現了以大象為造型的吉祥之物。在商代產出的青銅重器當中,象尊可謂占據了壹席之地。而震驚世界考古界的廣漢三星堆遺址中也出土了大量象牙,雖然我們目前無法確定持有象牙的具體意義,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蜀國先民對於大象及象牙是有著無以比擬的崇拜和信仰的。

本品為壹寶象背負亭臺造型。“臺”字諧音“泰”,故寓意吉祥安泰,祥瑞泰平等。通體銅胎,局部有鏨胎,上填白,紅,藍三色琺瑯釉料。大象頭部微微上仰,長鼻內卷,雙目溫順;四足立地,左足正欲前邁,動態感陡增;尾巴自然垂下。體態龐大,憨厚穩重,卻又不失活潑可愛。頭部及背部置象鞍,鞍繩,並配掛著寶石、瓔珞與流蘇等吊飾。象鞍垂下錦布裝飾,表面勾勒龍紋。象背托有壹亭臺。鞍部鏤雕雲氣紋,上呈方形雙層飛檐式寶亭,四角垂懸鈴。亭頂部裝飾壹顆寶珠,瓦檐,梁柱等均作細致鏨刻,鏤雕等處理,精美絕倫,富麗堂皇。

亭臺上有“東暖閣”刻款。東暖閣為清宮養心殿中的一室。清代自雍正帝居住養心殿後,這裏便成為了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又加以改造、添建,成為壹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壹體的多功能建築群。養心殿明間東側即為東暖閣。這裏是皇帝召見臣工的辦事處所,同樣也是休息和每年行開筆式的地方。裏面陳設較為隨意,沒有正殿的那種象征皇權威儀的金漆寶座屏風及甪端、仙鶴燭臺、垂恩香筒等,而是擺放壹些皇帝珍愛的文玩精品玉器漆盒或是生活氣息很濃的家具陳設。

器物下部承紫檀座。束腰,上部如鋪開地毯般雕刻細致的西番蓮錦地紋,下部作花形牙子,四立足。此底座符合清早中期宮廷的置物,尤其是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西番蓮紋飾在高宗期特別受到乾隆帝的青睞。




7823

康熙五十四年禦制銅鎏金交龍紐八卦紋鐘二件

“應鐘”“康熙五十四年製”銘款

“蕤賓”康熙五十四年製”銘款

應鐘高31.1cm. 蕤賓高31.5 cm.




賞析:

清代時按古制於壇廟祭祀和殿陛典禮兩類場合使用中和韶樂。而樂器的種類和配件非常講究,以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材料(又名“八音”)制造,凡十六種、多達六十多件。編鐘屬金屬類中最具代表性的壹系,而它的歷史更可追溯至商代。據萬依在《故宮博物院藏寶錄》(香港1985年出版)的“金鐘編”所述,除了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的壹套戰國編鐘達64件之多外,此後朝代的宮廷編鐘多為16枚壹套。到康熙時,雖仍保持著16枚壹套的制度,但在音律的編排上略有改動。

兩件鎏金編鐘器形呈圓酒桶形,腹腰稍寬,下口平齊,和戰國時代編鐘原型的扁圓而下口帶角的造型頗不相同。康熙朝亦統壹了編鐘的大小,以鐘壁的厚薄和重量來調節高低音調,有異於前朝以小鐘發高音,大鐘發低音的做法。依《清會典圖》所記,發音最低的“倍夷則”重達清秤180兩,而發音最高的“應鐘”則達清秤380兩,差別逾二倍之多。鐘身前後分鑄“八卦”紋壹組,橫向以鼓釘,縱向以回紋分隔。,背面鑄年款“康熙五十四年製”。下方近口處鑄八個“音乳”,作擊打之用。保存完好,除少處磨耗外,鎏金整體金光輝映,令人想象到康熙時祭祀典禮全套齊懸在金漆雕木編鐘架上時所展現的華貴及莊重。

同於康熙五十四年鑄造的“太簇”編鐘(Lot454)於香港蘇富比1989年5月17日拍出。康熙五十二年鑄造的編鐘亦在蘇富比的拍賣上出現,其中包括1956年紐約蘇富比Lot40、Lot41,1978年倫敦蘇富比 “姑洗”編鐘(Lot110),2007年香港蘇富比八卦紋“無射”編鐘(Lot1327)。北京故宮博物院內藏壹套十六件鑄雕雲龍紋的編鐘,只其年款略有不同,作“康熙五十二年審定”。


參閱:1.《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宮廷珍寶》P6

2.《大清盛世·沈陽故宮文物展》P158

3.《清宮生活圖典》P292009527日香港佳士得拍賣NO1818



重要拍賣記錄和著錄:

香港佳士得,2009.12.01,重要中國陶瓷及工藝精品專場圖錄封面及


“延薰秀色——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珍品特

展”2011年,保利藝術博物館

清康熙 銅鎏金交龍“應鐘”編鐘


“康熙五十四年製”款

北京保利,2010.12.05,Lot4555,成交價

.8萬


清康熙 御製鎏金龙钮八卦“无射”

香港富比2007.10.09Lot1327

成交价13,767,500港元






7824

清 硬木福壽紋寶座

130×92×130 cm.

備註:日本神戶異人館文化保護地區之“中國館”舊藏,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售出。

RMB: 350,000-550,000





7825

清中期銅鎏金掐絲琺瑯龍紋香亭一對

H 121cm


賞析:

此對香亭曾經是清王朝宮廷陳設中的重器,早年由一位美國專業收藏家舊藏,經過多年輾轉鑒古藏珍的主人有幸在美國藏家手中獲此寶物。2015年年初,首次在故土露面,參展於上海嘉定區天衡美術館,受到廣大收藏家,古玩愛好者的一致認可與追捧。

在明清兩代的皇宮、園林、別墅的各正殿明間,都會有壹組獨特的陳設。這組陳設以寶座為中心,後有屏風,左右各有甪端、香亭等。這種陳設格局帶有濃厚的莊重感,也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北京故宮的中和殿、乾清宮、永壽宮、養心殿等均有此陳設。這組陳設是明清兩代皇宮中等級最高的,除了皇帝,其他人是不能隨便接近,更不能去坐陳設中的寶座。此陳設中,擺在左右的香亭必不可少,其成對,多為掐絲琺瑯制品,也有銅鎏金嵌碧玉的形制。作用為每當皇帝升座時,香亭內點燃檀香木,香煙從香亭的孔洞內溢出,造成香煙繚繞、紫氣東來,清香宜人的神秘氣氛,更寓意太平、安定、大治。清代檔案及文獻中多稱此器為“垂恩香筒”。

本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頂部亭帽,中部柱子及底部臺座。

頂部亭帽采用銅鎏金,掐絲琺瑯,鏤雕等工藝,作雙層鳳首六角飛檐亭形,圓形珠狀頂,向下作階梯式構造。掐絲琺瑯修飾部分勾勒寶相花紋,與銅鎏金處理恰如其分的完美結合,營造出清代宮廷造器獨有的高貴典雅,富麗堂皇之感。

中部柱子施艷麗藍彩掐絲琺瑯料,鏤空雕刻祥雲紋飾為地。其上攀繞壹只銅鎏金鏨刻五爪大盤龍。巨龍呲牙怒目,巨爪雄健,聲勢浩蕩,殺氣騰騰;四面雲霧,層層繚繞,瑯嬛福地,紫氣東來;構圖雄偉恢弘,磅礴壯麗,聲勢浩蕩,吉兆當空。

最下端為圓形銅鎏金掐絲琺瑯底座。底座中部收腰,上半部分呈圍欄狀,表面飾以寶相花紋及雲紋;,上下為壹鎏金俯仰蓮花座;下半部分勾勒花形牙子,表面描繪西番蓮紋。

琺瑯釉料發色濃烈艷麗,莊重肅穆,光鮮奪目,猶如寶石般綻放光芒。掐絲纖細均勻,紋飾細膩縝密,鎏金顏色赤紅,均為典型乾隆工藝特征,據此可斷定此香亭一對應為乾隆宮廷造辦處之物,屬當年置放在殿堂皇帝寶座兩側的“垂恩香亭”。


清宮陳設實景圖



參閱:1.NO.22清乾隆碧玉香筒一對《CHINA TheThree Emperors1662-1795》 RoralAcademy of Arts, London 2005-2006 第44頁

2.《大清盛世·沈陽故宮文物展》P124

3.《故宮建築內·裝修》P321

4.文淵閣《清宮生活圖典》P177


7826

清中期 紫檀花幾一對

52×52×90 cm.

RMB: 500,000-800,000




7827

清中期 銅鎏金掐絲琺瑯荷花盆景一對

H 50 cm

備註:1.美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RMB: 450,000-650,000




7828

清中期 白玉雕寶鴨馱瓶

帶座H 15 cm. 玉H 12.5 cm.

來源:英國藏家舊藏,90年代購於倫敦。

RMB: 150,000-250,000




7829

清中期 舊玉雕九秋圖圓插屏

H 26 cm. W 17.5 cm.

配紫檀雲紋座

RMB: 150,000-250,000




7830

清乾隆 白玉雕仙人乘槎

H 18.5 cm. W 23.5 cm. 玉W 15 cm.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玉器下》55頁。

來源:1.英國藏家舊藏

2.

RMB: 250,000-450,000





7831

清乾隆 白玉雙龍耳花插(附珊瑚、金鏍絲點翠花飾)

H 34.5 cm.

來源:歐洲藏家舊藏;20世紀90年代購於巴黎

RMB: 450,000-650,000


賞析:

本品由壹白玉花瓶和珊瑚及金鏍絲花插組成。花瓶部分選用極其白質的和田白玉經細心磨制而成,並有鎏金內膽。橢圓形小敞口,暗刻回紋壹周;細長頸,雙螭龍環耳,腹部豐腴。高足,外墻亦包回紋壹周。足內有“乾隆年制”款識。玉質瑩潤細膩,潔白無瑕,光暈柔美,比較少見。器形優雅飽滿,線條柔和流暢,紋飾點到即止,清新素靜,別具壹格。

花插部分由淡紅色珊瑚和純金鏍絲纏繞出花紋,枝葉,彩蝶等圖案組成。花蕊處嵌入紅色碧璽,葉脈,蝴蝶,花瓣處則采用點翠技法,取淺藍,藏青等色羽毛經能工巧匠精心制作而成。翠,即翠羽,翠鳥之羽。點翠是中國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完美結合,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種首飾器物。翠羽根據部位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呈現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鳥羽的自然紋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於變化,生動活潑。用點翠工藝制作出的首飾,光澤感好,色彩艷麗,而且永不褪色。點翠工藝發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這種奢華的工藝多出現在清宮後妃或富豪貴婦的隨身飾品之中。

此拍品集玉雕,珊瑚,點翠等工藝與壹身,不僅完美的融合了各種工藝,使得整體協調美觀,毫無突兀之感,又凸顯出了每種工藝的特長,真可謂剛柔並濟,恰到好處。



7832

清乾隆 青玉雕仿古龍鳳紋帽架

H 33.5 cm.

參閱:《清宮生活圖典》紫禁城出版社P118

備註:歐洲藏家舊藏;紫檀座

RMB: 150,000-350,000




7833

清乾隆 白玉雕喜上眉梢禦題詩插屏

帶座H 19 cm. 玉H 13 cm. W 8.5 cm.

參閱:《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P192,203

禦題:玉梅標格稱仙妝,頭塌春風領眾芳,設使東皇編甲第,南枝合占揬

蒼郎

RMB: 600,000-1,000,000





7834

明早期 剔紅鳳鳥穿花花口盤

W 31 cm.

參閱:《和光剔采—故宮藏漆》 臺北故宮博物院編 第23頁

清十八世紀 剔紅鸚鵡牡丹八瓣盤

備註:1.傳萬野美術館舊藏;

2.阪本家族遞藏

3.附原裝日本舊盒

RMB: 400,000-800,000


賞析:

此拍品依據雕工風格,紋飾等可以推斷制作於明初——雕漆產業的盛世之時。盤口呈8菱形,寬圓唇,弧壁,隨形圈足。器形經典考究,周正古拙,樸雅秀麗,端莊素靜。表面以黃漆為地堆肥厚朱漆,漆質油潤圓滑,有沈甸甸之感。盤內中心深雕壹對長尾綬鳥穿花圖。綬帶鳥因其名稱通“壽”,在中國傳統紋樣中代表福壽安康,壽比南山等意。只見其中壹只伸趾正待停於花枝上,頭部上揚似恰好觸到花蕾,翅羽舒展抖擻,尾羽自然向下垂落;另壹只則相伴相隨,收緊翅羽,回頭反顧,正停靠在花枝之上。兩只小禽,動感十足,活靈活現,似欲脫盤而出。襯托物事於其上的是吐蕊怒放的牡丹,花型碩大,豐腴富貴,枝繁葉茂,靜窈縈深。牡丹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體態豐滿,高雅大方,是雍容華貴,繁盛昌榮的象征。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紅花壓枝,微風和煦;在這樣壹個令人愉悅的春日,壹陣清風劃過,似嗅得到淡雅的香氣;翠葉藏禽,嚶嚶啼鳴,似已娓娓傳至耳中。如此壹副良辰美景,著實讓人陶醉。

盤內壁則裝飾梅花紋壹周,有的正值盛開,有的含苞待放,並交織著梅花枝莖,疏朗有致,清新樸拙。外壁勾勒花卉紋,舒雅清麗,飄然若仙。足內髹優質黑漆,晶瑩油潤,光彩依舊。

本品乃日本萬野美術館舊藏,後由東瀛著名收藏大家阪本五郎先生遞藏。配有原裝木盒。



7835

清早期 黑漆百寶嵌花蝶紋方筆筒

H 16.5 cm. W 15.5 cm.

參閱:《中國漆器精華》 福建美術出版社 NO.230百寶嵌花卉方筆筒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1995年鑒古集珍入藏

RMB: 120,000-250,000





7836

清中期 瀝粉金漆龍鳳紋寶冊箱

46×31.5×36 cm.

參閱:《大清盛世·沈陽故宮文物展》P128,133,135

備註:英國藏家舊藏

RMB: 150,000-250,000



7837

清乾隆 剔紅四季花卉禦題詩葫蘆瓶壹對

H 24.2 cm.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備註: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RMB: 600,000-1,200,000


賞析:

此拍品為清初乾隆朝之物,乾隆壹朝持續六十載,蓋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盛世王朝,文化藝術可謂遍地開花,呈現出百花爭艷的形勢。清宮養心殿造辦處承制了大量雕漆名品,無論是整體技術水準,還是藝術風格都趨向頂峰,具有氣勢磅礴、優雅高貴、擇料精良、造型成熟、工藝精湛、紋樣華美之大家氣魄。

瓶口橢圓,包鎏金口,鏨刻花卉紋,這在漆器當中比較罕見,可見當時造辦處對此瓶之重視。通體呈扁葫蘆狀,敞口外撇,束頸豐肩,中部束腰,有上小下大的兩個圓腹,整體造型豐滿圓滑,穩重大氣,流線優雅。

葫蘆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多有記載,被視為誕生始祖的母體,先祖靈魂的歸宿地,葫蘆籽為萬物的種子,葫蘆笙聲為來自祖先的聲音等等;因在漢語中諧音“福祿”,而成為富貴,長壽,吉祥,平安的象征。又因其藤蔓延綿,果實繁盛,而被視為子孫萬代,多子多孫的吉祥之物。隨著中國本土宗教文化——道教的誕生及興起,葫蘆逐漸被納入此宗教體系,成為道教的法器,聖物,象征。中華民族對葫蘆的崇拜可謂是跨越了民族,地域,時代,階級;圍繞葫蘆所產生的藝術,文化,宗教,民俗形式,無以為計,與中華五千年文化遺產緊密的聯系在壹起,無法分割。

瓶身通體堆朱漆,背景雕刻花草紋。上下前後各設壹開光,開光內以“卍”字紋為地,雕琢春,夏,秋,冬四季花卉。有芙蓉花,桃花,石榴,牡丹,葵花等,均寓意吉祥富貴,豐碩美滿,子孫萬代,生機勃勃。其中正面上部開光內雕刻乾隆禦制蜀葵詩和禦制石榴詩。




7838

清中期 剔彩春壽大捧盒

D 41 cm.

參閱:《故宮漆器圖典》P91故宮出版社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RMB: 650,000-850,000


賞析:

此圓盒為清中期宮廷經典漆器造型之壹。盒體態尤為碩大,圓口,蓋略隆起,凹足,俗稱“蒸餅式”,子母口扣合。器形端莊秀麗,典雅有致,舒緩柔和,豐腴飽滿。

乾隆時期,清宮中屢有舉辦千叟宴,與宴者人數眾多,清代皇帝多為顯示他治國有方,太平盛世,並表示對年老長輩,鞠躬盡瘁的老臣們的關懷與尊敬。乾隆帝繼位後,效法其祖父,舉辦了兩次千叟宴,第壹次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 為了紀念繼位50周年,75歲的弘曆在乾清宮舉辦了第壹次千叟宴。嘉慶元年(1796)正月,弘曆退位,作為太上皇,他在寧壽宮皇極殿舉辦了第二次千叟宴,這壹次宴會成了歷史上千叟宴的絕唱。舉辦這種大規模的宴會,清宮造辦處奉旨承辦了大量裝飾器物,這當中就有春字大捧盒。

剔彩是雕漆的壹種,在器物上用不同顏色的漆,分層漆上每層若幹道,使各色時,便剔去在他之上的漆層,再在需要的漆層上面刻花紋,使作品五色燦爛,如紅花、綠葉紫枝、彩雲、黑石等。

本品通體黑地堆深厚朱漆,漆質油潤亮麗,飽滿堅實,漆層肥厚,敦重沈穩。剔彩備紅、黃、黑三色,以剔彩工藝雕刻花紋。蓋面隨形開光內刻方格回紋錦作地,上雕聚寶盆,盆內有:如意,大吉葫蘆瓶,芭蕉,珊瑚,寶盒,“卍”,元寶等各式珍寶。盆內映射出萬道霞光,上托“春”字,春字中心圓形開光,居中刻壹壽星,其旁襯有松柏和文鹿,取“春壽”之意。“春”字兩側各雕壹只四爪巨龍,騰雲駕霧,威風凜凜,四周襯托如意祥雲紋。盒外壁均剔紅雕回紋作錦地。錦地上再分上下各設有開光四組,內雕有《洗桐圖》,《米芾拜石圖》,《撫琴圖》等內容。開光外錦地壓雕雜寶紋,上下口沿雕纏枝靈芝紋,足外墻雕回紋。盒內及底髹黑漆。




7839

清中期 剔紅西園雅集圖條案

“大清嘉慶五年”“紫光閣東廊置”款

157×49×86 cm.

RMB: 1,200,000-2,500,000


賞析:

雕漆工藝在中國漆工藝品種中獨領風騷,其制作工藝復雜,品質精良,品種多樣。由於工匠技藝的進步,統治者喜好的不同,雕漆工藝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得到發展。清代沿承元明漆制,造詣極高,乾隆時期更是達到頂峰。清初,為滿足皇室的需要,於康熙年間設立“養心殿造辦處”。隸屬於朝廷內務府的造辦處是專門供宮廷皇家禦用的。據記載:造辦處在最鼎盛時,下設42個作坊,每個作坊都薈萃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康熙三十年(1691年)移至慈寧宮以南,直至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出宮之前,造辦處為宮禁服務達二百多年。

清代的雕漆技法集前代之大成,融會了明代的風格特點並有創新和發展。原在造辦處“牙作”當差的南方牙匠,乾隆時命他們雕刻漆器,他們自然追求雕牙般的精細纖巧。同時大量的雕漆交由蘇州制作,蘇州匠人則將雕刻竹木逸品奇俏清新、氣韻生動的風格帶到雕漆中來。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清代雕漆的技法形成了新的風格。雕漆的用刀也較晚明更為鋒利,邊緣打磨少,雕刻層次多,細巧工整,做工嚴謹,開創出華麗精巧的典型風格。

清宮造辦處生產的雕漆精品可謂種類繁多,層出不窮,但大型家具類例如:皇宮各大正殿的龍椅,方形香幾,大插屏等卻較為少見。這是由於漆器制作本就耗時耗力,家具壹般形體高大,大面積施漆的技術難得極大,需要動用的工匠也就隨之增多,最能顯示出漆工藝的成就。這種漆器的制作往往要得到皇帝的諭旨後,造辦處方能承辦,故在多方的重視下制作的雕漆大型家具類工藝尤為精湛,造詣超越小型器物。

這件剔紅條案是清代雕漆家具類中的大件。長方形平案面,鏤雕花形牙子,四腿直下,側面兩腿間擋板鏤空。樣式乃延續明代家具形式,又註入了清代家具的裝飾手法,極具皇室大家風範。通體堆厚重朱漆,雕傳統紋飾。案面刻有高山,流水,蒼松,奇巖,樓閣,遊雲等風景,風光旖旎,自然尚古,宛若仙境。三十余位文人高仕在其間作詩飲酒,談祥論道之紋飾,其內容描繪的是以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為首的文人賢士的聚會—史稱“西園雅集”之情景。

西園為北宋駙馬都尉王詵之第,宋代的大文豪蘇軾、黃庭堅、秦觀、晁無咎等當代文人墨客多雅集於此。元右年間,京中文人學士圍繞在蘇軾周圍,擁戴他為文壇盟主。史稱“西園雅集”,。畫有《西園雅集圖》壹幅,米芾、楊士奇又都作了《西園雅集圖記》,傳為文壇之不朽盛事。

條案的邊緣及足底均刻有細密的花草圖案為紋飾,背後有款識,書“大清嘉慶五年,紫光閣東廊置”。整體造型雍容華麗,刻工圓潤細膩,且用漆鮮紅透亮;構圖嚴謹,工細柔麗,圖案繁縟,工藝復雜,不愧為清代雕漆家具中之傑作。



7840

十八世紀 德川家族舊藏蒔繪香料盒

D 16 cm.

備註:內有沈香

來源:日本德川家族舊藏

RMB: 200,000-300,000


賞析:

蒔繪漆工藝產生於日本奈良時代,因將金、銀屑柔和入漆液中,故經推光處理後,多顯現出金銀色澤,極盡華貴,時以螺鈿、銀絲嵌出花鳥草蟲或吉祥圖案。以淡雅而優美的表現形式,不拘泥於自然景象的描寫所著稱。江戶時代是蒔繪

最輝煌的時期,精工名匠們極盡奢華之能事,大量優秀作品湧現而出。

此拍品呈扁圓形,蓋面微上鼓,子母口扣合,直壁。打開盒子,內部有7個小型圓盒,結構與外部盒大體壹致,內部收藏有珍貴沈香七塊,分別為:奇楠、嘉裏曼丹、芽莊等。造型圓潤飽滿,嚴謹合理。通體表面以蒔繪技法繪制三葉葵紋章,此乃幕府時期,由德川家康至家光三代時使用的德川家族紋章。外圍又繪制卷草紋等東瀛傳統紋飾。紋飾素靜雅致,風格自然深沈,含蓄內斂。

本品制作手法洗煉而大氣,若非明匠絕無此番手筆。蒔繪依靠其精細的制作過程,畫面清晰卻不失朦朧感的特質,充滿詩意的寓意,在眾多藝術形式中脫穎而出。據說此件器物乃由德川家族舊藏,代代珍藏相傳至今日,能登上拍場實屬不易。



7841

清乾隆 梅花形黑漆識紋描金香料攢盒

D 14.5 cm.

備註:內有收藏級沈香共六種

來源:日本德川家族舊藏

RMB: 250,000-350,000


賞析:

識文描金是壹種極為特殊的漆器。 “識”指從平面凸起來的,“文”,指紋飾,故“識文描金”,說的就是在紋飾凸起來的地方描金,是漆器中極為奢侈的工藝。其花紋隱起,呈淺浮雕效果。

這種大量描金的漆器是雍正皇帝最喜歡的,多次下旨制作。在清宮檔案裏,帶有描金的漆器都被叫做洋漆,當時認為這種工藝是日本傳給我們的,是東洋的漆。但實際上,在漆器上描金、描銀的工藝,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隋唐時期傳入日本,在日本發揚光大。清朝時期,日本的“蒔繪”反過來傳入中國,當時的國人很少研究這種漆器,故將其視為洋漆。

此拍品為三層重盒,呈梅花形,平蓋面,直壁,子母口扣合。底層盒由5個花瓣狀小盒簇擁中心壹圓形小盒組成,內部收藏六種珍貴沈香,分別為:真南蠻,椅南,嘉裏曼丹等;中層盒為壹盛放沈香的香盤;最上層為蓋子。器形小巧可愛,雋秀精致,構思巧妙,獨具匠心。

通體在木胎上髹亮澤黑漆,將識文描金與彩漆技法相結合繪制紋飾。底層識文描金古銅紋,蓮紋等;中層以金,紅雙色描畫秋菊圖;蓋面亦由兩色彩漆勾勒卷草蓮花紋;外壁則施淡雅的金粉繪制山水亭臺等畫面。紋飾華麗典雅,飽滿豐腴,金光溢彩,美輪美奐,加之工藝精湛,藝術成就較高。

本品據說是由德川家族舊藏,代代珍藏相傳至今日,能登上拍場實屬不易。



7842

清雍正 銅錯金銀寶相花香盒

“宣和年製”款

參閱:RoseKerr Series-LaterChinese Bronzes P63

備註: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H 4.2 cm. W 7.5 cm.

RMB: 120,000-200,000




7843

明 銅鎏金鏤雕花卉紋提梁香具盒

W 10 cm. H 9.5 cm.

參閱:THE SECONG BRONZE AGE LATER CHINESE METALWORK第41,42號

備註:1.英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RMB: 250,000-500,000



7844

明 銅鎏金掐絲琺瑯獅子戲球鋪首尊

H 26.5 cm. W 20 cm.

參閱:掐絲琺瑯八獅紋三環尊 《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金屬胎琺瑯器》第41頁

備註:1.美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RMB: 350,000-550,000





7845

清中期 銅鎏金掐絲琺瑯雙龍耳蓋尊

H 45 cm.

來源:1.美國藏家舊藏

2.紐約佳士得,2006.03.29,Lot 312

RMB: 350,000-550,000




7846

清乾隆 銅鎏金掐絲琺瑯獸面紋蓋爐

備註:1.美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H 20.5 cm. W 21 cm.

RMB: 250,000-450,000





7847

清中期 銅鎏金掐絲琺瑯花卉獸耳三足熏爐

參閱:清中期 掐絲琺瑯花卉紋螭耳爐《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屬胎琺瑯器》第158頁

來源:英國藏家舊藏。

H 22 cm.

RMB: 200,000-300,000




7848

清 銅鎏金掐絲琺瑯錦地開光花卉童子擡爐

備註:日本關西藏家舊藏

H 32 cm.

RMB: 450,000-650,000




7849

清乾隆 銅鎏金掐絲琺瑯帽架

備註:配紫檀座

H 32.5 cm.

RMB: 250,000-500,000



7850

清 茶葉末釉荸薺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參閱:茶葉抹瓶壹對 《靜嘉堂藏清朝陶磁 景德鎮官窯の美》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第109頁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H 26 cm.

RMB: 500,000-800,000






7851

清乾隆-嘉慶 爐鈞釉弦紋長頸瓶

參閱:1.《大清盛世·沈陽故宮文物展》P230;

2. 《Imperial Perfection The Palace Porcelain of Three Chinese Emperors》 Sing’s Antique Gallery 2004 第230頁

3. 窯變釉弦紋瓶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顏色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98頁

4. 雍正款窯變釉弦紋撇口瓶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禦窯瓷器》卷壹下冊 紫禁城出版社 第292頁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H 33.5 cm.

RMB: 400,000-600,000




7852

清 仿官釉獸面紋鋪首方壺

參閱:清雍正 仿汝窯青灰釉銜環鋪首扁方壺《中國清代官窯瓷器》第

187頁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帶座H 28.5 cm. W 18.5 cm. H 25.5 cm.




7853

清中期 窯變釉弦紋直頸瓶

參閱:1. 《Imperial Perfection The Palace Porcelain of Three Chinese Emperors》 Sing’s Antique Gallery 2004

第230頁

2. 窯變釉弦紋瓶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顏色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98頁

3. 雍正款窯變釉弦紋撇口瓶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禦窯瓷器》卷壹下冊 紫禁城出版社 第292頁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H 34 cm.

RMB: 150,000-250,000



7854

清 窯變釉雙龍耳仿古扁壺

“大清乾隆年製”款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H 36 cm.

RMB: 400,000-500,000




7855

清乾隆 紫檀框藍漆地嵌百寶博古圖掛屏壹對

參閱:香港佳士得,2009.05.27,Lot1961

來源:歐洲藏家舊藏;90年代購於倫敦。

L 93.5 cm. W 56.5 cm.

RMB: 700,000-900,000






7856

清中期 紫檀雕雙龍紋團壽大香幾

備註:紐約蘇富比,2005.09.21-22,lot355

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來源:美國東部藏家舊藏

70×70×115 cm.

RMB: 4,000,000-7,000,000


賞析:

香幾高大莊嚴,凝重威儀,觀之給人以強烈的震撼。香幾高束腰,四角短柱雕刻生動形象的竹節紋。竹節間長出竹芽,生動寫實。短柱及上下托腮開槽口,裝嵌倭角開光的高浮雕透空絳環板,四面絳環形態各不相同。束腰下的托腮噴出,上檐打窪,做工精致規範。托腮下膨出的牙板及腿肩,厚重堅實,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寬闊的牙板透雕拐子龍,其間點綴團壽紋,紋飾疏朗有致,立體感極強。三彎鼓腿壯碩堅實,以巨材鎪挖而成,原料耗費極大,可謂不計工本。腿足肩部浮雕卷葉紋披肩,上截內角透雕草龍紋角牙,巧妙的填補了空白。腿足底部外翻出透空的花馬蹄,狀若靈芝,精美絕倫,落於雙層臺座之上。臺座高束腰,座面板雕福壽紋。下有托腮、牙板及卷珠足。臺座的束腰及牙板透雕夔龍紋,工藝精良。

該香幾體魄宏偉,造型雄奇偉岸,令人肅然起敬。這種結構復雜的多層次家具,有宋元遺風,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家具上的體現。本品造型變化多端,線腳復雜,裝飾手法多樣,用材純良技藝精嚴,藝術價值極高。




7857

清中期 黃漆地嵌百寶喜上眉梢掛屏

參閱:《故宮建築內裝修》P238

備註:1.美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Mid-Qing Dynasty

A YELLOW-LACQUER GROUND JEWELS-INLAID ‘MAGPIE ON BRANCHES’

HANGING SCREEN

H 100 cm. W 66.5 cm.

RMB: 500,000-800,000




7858

明中期 銅鎏金蓮瓣纓絡紋獸耳瓶壹對

備註:1.美國藏家舊藏

2.鑒古集珍遞藏

3.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H 38 cm.

RMB: 500,000-800,000



7859

清中期 銅仙鶴香熏壹對

參閱:清乾隆 掐絲琺瑯鶴 《CHINA The Three Emperors1662-1795》 Roral Academy of Arts,London 2005-

2006 第44頁

備註: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H 42 cm.




7860

明-清 銅爵杯五件

尺寸不壹

RMB: 100,000-150,000

RMB: 150,000-250,000




7861

明 銅麒麟香熏

備註: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H 33 cm.

RMB: 120,000-200,000





7862

明 銅錯金銀饕餮紋龍耳方壺

附 星漢齋古法全形拓 壹幅

備註:1.日本藏家舊藏

2.星漢齋古法全形拓

3.金石收藏家王家葵先生題跋

H 45 cm.

RMB: 500,000-800,000


賞析:

此拍品呈方形壺狀,敞口平唇,頸部微收斂,出雙螭龍耳,溜肩,鼓圓腹,高圈足。

器形周正考究,規整秀拔,流線渾圓,極富古韻,乃明代仿商周青銅器的翹楚之作。表面采用錯金銀技藝繪制紋飾。壺口環繞壹周回紋,頸部以弦紋為界,內部雕螭龍紋,正反兩面出戟,也作“扉棱”。肩部較寬,弦紋內勾勒饕餮紋,並四角出戟。腹部蕉葉紋內亦繪制饕餮紋,四角出戟。圈足外墻圖案與上部紋飾相呼應,也作饕餮紋,正反四角均出戟。螭龍,饕餮眼睛及局部錯金,起到點睛之筆,為整體更增神韻。

紋飾精美細膩,典雅古拙,完美再現了青銅古韻;布局緊密,張弛有度,嚴謹有致;錯金銀點到為止,既展現出了器物靈性,又毫無驕奢造作之感。本器將古銅紋飾特有的神秘變換,肅穆凜然之氣演繹的活靈活現,是壹件少有的佳作。

下部配有紫檀鏤雕底座。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本器的局部紋飾,特附帶有現下最為先進的全形拓片壹枚。


7863

明 銅鎏金胡文明制龍紋雙耳爐

“雲間胡文明制”款

W 21.5 cm.

RMB: 250,000-350,000


賞析:

該爐呈簋形,銅胎,薄體。闊口,翻唇,束頸,鼓腹,頸腹間兩側各鉚接有壹龍耳;腹下圈足系連同器身乃壹體捶打鏨刻而成,,印面施以鎏金。頸腹間由上至下飾以三道弦紋,頸部二弦紋間作雙龍戲珠紋,下襯細密的珍珠錦地。腹部弦紋間以簋耳為界分兩組各飾以鳳凰紋,龍紋,海獸紋,寶象紋。形象生動,變化萬千,氣勢威嚴,磅礴壯闊;下襯六瓣梅花形錦地紋,波濤洶湧。圈足足墻外壁飾以翔雲獸紋。上部有紫檀制蓋子,通體鏤空雕刻如意卷雲紋,嵌入壹白玉卷草紋立高紐。




7864

明 銅灑金雙耳瓶

“大明宣德年制”款

來源 :1.英國藏家舊藏

2.

H 29.2 cm.

RMB: 220,000-320,000




7865

清雍正 紫金銅錯金獸面紋方壺

備註:1.鑒古集珍遞藏

2.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3.原裝舊木盒

H 26.5 cm.

RMB: 500,000-800,000


賞析:

此器物為清初期仿制古青銅器—方尊,經能工巧匠精心打造而成的壹件佳作。乃清雍正期至乾隆期官窯之產物。取材銅料,質地堅硬穩固,貨真價實,表面反射溫潤光澤,靚麗不足但沈穩高雅有加。方敞口,短束頸,左右雙耳,呈環狀內卷。肩部向下漸豐滿,臀腴,短收足,圈足。

整體造型敦厚有致,規整恢弘,大氣凜然;與此同時,線條柔美婉約,弧線感極強,在陽剛的質地下透出溫情款款的女性之美,剛柔並濟,魅力無限。表面遍布仿古紋飾。口沿處采用古青銅器最常見之雷紋修飾。肩部置壹整體圖案,由雙圈作邊緣,分隔開下部分圖飾;正反兩面各繪壹饕餮獸首,由此展開紋飾布局。腹部紋飾作蕉葉狀展開,每壹片蕉葉均置壹饕餮首。雙耳亦點綴饕餮紋和雲氣紋。足部呈上依饕餮紋收尾。紋飾氣勢磅礴,舒坦有力,極具青銅器的神秘感和滄桑感;構圖復雜,變幻莫測,可想而知這對於工匠的技藝要求是尤為苛刻的;同時又加入了清人對於饕餮紋飾的新詮釋,使之更具雍容華貴之感,富麗璀璨。



7866

明末清初 銅鎏金朱雀紋簋式爐

“胡文明製”款

來源:日本京都藏家舊藏

展覽記錄: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W 18.5 cm. H 7.5 cm.

RMB: 120,000-200,000





7867

明 銅鎏金夔鳳紋萎角蓋盒

“潘祥豐製”款

展覽記錄:天衡美術館展覽記錄

L 5.5 cm. W 5.5 cm.

RMB: 80,000-120,000




7868

明 銅八仙紋大吉葫蘆瓶

備註:1.1981年購於德國附當時證書;

2.日本通運高橋家族舊藏

H 32.5 cm.

RMB: 150,000-250,000



保利十週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地點

5月30日至6月4日 全國農業展覽館


拍賣時間地點

6月3日至6月8日 北京四季酒店


拍賣日程

6月7日A廳 18:00 鉴古集珍——宮廷陳設及工藝甄選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http://www.polypm.com.cn

微信公眾帳號:polyauction-beijing


保利十週年鑑古集珍專場圖錄,請前往:http://www.polypm.com.cn/index.php?s=PreAuction/works/pzid/PZ2025241/tp/0/np/

或查看雅昌網拍賣圖錄:http://auction.artron.net/BJBL-0137/PMH206276/PZ2025241/



日本美協拍賣公司

東京:

地址: 三義ビル9階

電話:(0081-3)6265-1558

傳真:(0081-3)6265-1553

聯繫人:藤原先生,于小姐,王小姐


北京辦事處: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76號古玩城B座103 北京鑑古堂

電話:(86-10)67317025

聯繫人:崔先生


上海辦事處: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金匯路528號 虹橋古玩城四樓30號 上海鑑古堂

電話&傳真:(86-21)63320372

聯繫人:胡小姐


會社官方主頁:http://www.jade-auction.com/

微信公眾平台:請搜索“美協拍賣


☆~★~☆~★~☆~★~☆~★

JADEオークション株式会社 

TEL : 03-6265-1558 

FAX : 03-6265-1553

MAIL: info@jade-auction.com

URL:http://www.jade-auction.com

〒103-0027 

三義ビル9階

☆~★~☆~★~☆~★~☆~★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