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甸新闻一周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一手抓科学谋划  一手抓整合提升
11月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琴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健一行对我镇塘北工业区、金辰玻璃、源航物流等区块进行调研,了解工业功能区规划建设、项目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情况。在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后,王琴英强调,要针对我镇工业功能区存在的发展问题,积极主动作为,整合提升工业平台,增强发展后劲。一方面,要整合提升现有工业功能区。要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一批优质创新企业,切实加强有序管理,有效提升发展环境,加快工业功能区转型。另一方面,要科学谋划新的工业发展平台。要超前规划,精准定位产业,完善运作模式,优化配套功能,科学考核指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新的平台支撑。要咬定目标、对标对表、细化举措、精准施策,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稳增长,向“全年红”目标冲刺。  
雷甸镇召开
11月3日,,各村书记、主任、机关联村工作组等参与会议。会上,镇党委书记夏永明作了动员讲话,。
清廉家风传承浩然正气
近日,我镇“枇杷花”艺术团来到中兴社区,为社区的党员、干部送上了自编自演的杨柳青调《万众同树好家风》,以传统道德文化,凝聚人心,传播廉政自律、廉政为民的正能量。
党员办报  四年不断
近日,中兴社区党员计连松自编的2016第十一期廉政专刊手抄报出刊了,文章旁还配上了漫画、古诗词等,吸引了不少社区党员群众前来观看。55岁的计连松是面包车司机,平时喜欢看书写字,小区新的宣传橱窗建成后他主动申请每个月义务编一期小报,跟大家分享国家大事和小区的好事、新鲜事,4年来从未间断。
水质“瞬间”从B级升A级
雷甸镇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是我镇今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之一,从今年5月开始,项目部加班加点赶进度,同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水质,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据了解,扩建项目总投资4600万元,其中进口膜处理设备投入1800万元,扩建22亩厂区土建加基础设备投入2800万元。目前,生物池、沉淀池等其他各项工程也在加紧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人 物 风 采
手工艺人王美娥
老一辈的德清人,对德清老地毯厂应该不陌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老地毯厂员工选择转业,但也有一批手工艺人却一直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织机,53岁的王美娥就是其中之一。王美娥是雷甸人,17岁进入老地毯厂拜师学艺,35年过去了,她依旧着迷于她的这份工作。
一针一线拜师学艺
从学校毕业后,王美娥在雷甸镇上的老地毯厂当起了学徒,跟着一位天津来的老师傅学织地毯。老师傅要求很高,第一天去,王美娥根本没有摸到织地毯的手工机,只能先从整理布料开始。就这样,在老师傅的指点下,她开始慢慢熟悉制作地毯的各种布料、用线等基础选材,这给她之后的手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初她学艺了半年时间,才织出了自己的第一块地毯产品,2米×3米,梅花状的图案,用来出口的。“打完质检过关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手工地毯的魅力。”她说。
“这门手艺没多大的技术,就是天天做,天天练,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一看王美娥手上已经磨出的老茧,就知道这句话的分量。爱学肯吃苦,20岁那年,手艺精湛的她从小学徒变成了小师傅。那时候,她经常骑着自行车,去其他村里上门手把手教人怎么织地毯。
2001年,王美娥有好几次失眠的日子。原来那时候,。这是荣誉也是压力,身为车间主任的她带着员工日夜赶工,一次不满意就重新再织过,24小时都没好好合眼。每次从电视机镜头看到国宴厅的地毯,她心里那份自豪感油然而生。
几年后,,至今,地毯厂里还放着当初国宴厅和上海厅里铺设的地毯小样,王美娥有时候拿出来看看,也激励自己,这是一份对她手艺的肯定。
学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
在厂里,王美娥是不折不扣的元老级员工。很多人都劝她这个年纪了,没必要还在生产一线,但是她却说:“学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了。”对她来说,地毯让她有了一份手艺之外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原来她丈夫就是地毯绘图人,每次丈夫绘完图,打好版都会转到她手上进行编织,地毯也成为了他们的“媒人”。不知不觉中,在工具方面,从手工编织毯的耙子、小枪到现在的电动机、电剪刀的机械进步;在材料方面,从国产真丝绒到新西兰进口羊毛的丰富多元;在品相方面,从平面炮制到立体剪裁的靓丽款式,她也见证了德清地毯行业的发展。
尽管现在的科技发达,机器可以代替人力完成许多工作,但是王美娥相信,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才有感情。她熟悉手工编织地毯的绘图、染线、挂经等其他数十道工序,自学掌握了整条生产线工艺。跨入地毯行业发展的新时期,她也意识到现在手工“匠人”的稀缺,如今她还在不断带徒弟,尽管手工编织的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但是她想在自己手里把这份技艺保留下去。
END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