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冰箱召回型号知道吗?透露三星停产停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因爆炸丑闻而“摇摇欲坠”的三星NOTE7


编辑整理 | 创客公社团队


你们买iPhone4的时候我买了电视

你们买iPhone4s的时候我买了洗衣机

你们买iPhone5的时候我买了电脑

你们买iPhone5s的时候我买了冰箱

你们买iPhone6的时候我买了空调

你们买iPhone6s的时候我买了沙发

你们买iPhone7的时候我买了note7

现在,我的电视沙发洗衣机冰箱电脑空调全没了



10月11日,,日前,,,决定自 2016年10月11日起,召回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全部SM-N9300 Galaxy Note 7,共计190984台(包含2016年9月14日公告首次召回的1858台产品)。


据介绍,本次召回范围内的产品,由于存在异常发热、燃烧等问题,有可能发生起火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自2016年10月10日起已经停止生产、销售SM-N9300 Galaxy Note 7数字移动电话机产品,并将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实施召回:


(1)免费为消费者更换为其他型号全新三星手机,并退还两个产品之间的差价,赠送购物券300元;


(2)按照原购买价格全额退款,同时回收产品。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以上两种方式之一。


消费者因配合本次召回所产生的产品邮递费用由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承担。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自2016年10月11日起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召回计划。消费者可联系原销售商进行退货、换货等相关事宜,也可以通过顾客服务热线(400-810-5858)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aqsiq.gov.cn)、.dpac.gov.cn)以及关注微信公众号(AQSIQDPAC)了解更多信息。:010-59799616反映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


三星中国区即日起停售Note 7


三星电子中国方面已口头要求渠道商即刻起停止销售Galaxy Note7,解冻时间另行通知。


随后,创客君打开三星电子中国区官方网站发现,Galaxy Note7广告还在,但产品已下架无法购买。同样,京东、天猫的三星官方旗舰店也已搜索不到有关Note 7的产品和信息。



三星电子中国区官方网站


9月2日,因电池问题三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Note7。当时官方称,中国市场销售的Note 7由于采用不同电池供应商,所以不在召回范围内。


不过随后的时间里,Note7在全球市场仍旧事故频发,三星不得已做出了上述决定。


召回、停售、停产、市值蒸发,三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除了高额的经济损失外,让其最恐惧的应该是,长久以来建立的品牌信誉、市场地位将受到重创,而这个损失是无法用数字估量的。


全球停售Note 7

三星周二开盘大跌5%




周二,三星电子正式宣布,要求全球移动运营商和零售伙伴全面停售Note 7。这意味着Note 7手机质量丑闻进一步升级。


受此影响,周二在韩国股市,三星电子股价开盘下跌了4.82%,之后跌幅有所收窄。


至发稿时,三星电子股价跌幅已经收窄到了3.9%左右。


自九月份以来的Note 7质量丑闻中,三星电子股价已经受到了影响,其中上周五也创下了巨大跌幅。


三星丑闻加剧,让竞争对手苹果成为受益者。周一,苹果的股价上涨了1.74%,收盘价是116.05美元。这也是2016年以来苹果股价的最高位。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苹果股价涨幅已经达到两成。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三星电子业务线极其庞大,智能手机仅仅是其中一个业务之一。


预计Note 7质量事故将给三星造成15亿美元经济损失,但是对三星今年的盈利、收入等影响并不大,因此对未来股价的影响比较有限。



事件之初,三星延续了韩企的自信与“傲慢”,其检测报告称起火原因大多出于“外部条件”与非正常使用,责任不在Note7。

但“爆炸”新闻越来越多,。
9月2日,三星移动总裁高东真公开致歉,宣布全球召回250万台Note7手机,并承认了“电池芯存在缺陷”的爆炸原因。



这样的召回规模在三星发展史上前所未有,也开创了智能手机全业的纪录。三星称此次召回成本约为10亿美元,相关分析师则认为三星可能会因此损失近50亿美元的收入。

消息公布后,
三星的市值在2天内蒸发超过200亿美元,其投资者遭受了自雷曼兄弟危机以来最大的两日内跌幅。

召回计划并没有帮助三星走出困境。10月6日,一架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突然紧急疏散乘客,原因是飞机上一台三星Note7开始冒烟。

这台手机是事故后的新机,机主当时已关机并放入口袋。手机在关机后开始冒烟,在地板上翻滚出了一道“猛烈的灰绿色浓烟”,随即烧焦了地毯和飞机的下层地板。



更多消息显示,直至本文发稿,依旧有三星“新机”出现问题,这次波澜似是大厦将倾。

,美国联邦航空局、。

,很多航班都特意增加了一条机长播报:
禁止在任何条件下使用三星Note7手机。




10月10日,两则更“爆炸”的消息传出。一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无线运营商AT&T和TMobile宣布暂停销售三星Note7手机;二是有韩国媒体称,三星已经做出停止生产Note7的决定(未经证实)。


“炸”出一家中国明星企业


频发的事故引发了消费者的愤怒,也催生了一大批段子手,网络上关于三星和Note7的调侃铺天盖地:

“就看不得你们瞎黑Note7,我有个朋友就买了。生活过得有质量多了,现在一日三餐都有人喂!”


“怎么可能?肯定是谣言,我现在就在用Note7,不也”


(更多Note 7的调侃见文末附录)


这起事件中,大陆地区的消费者可以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因为迄今为止,大陆市场Note7事故是所有地区(包括港澳台、欧洲、北美、日韩)中最少的。

三星官方给出的原因是中国地区发售的Note7手机采用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据了解,国行版的Note7采用的是ATL(香港新能源科技)的电池,而近期事故频发的手机电池则来自三星子公司SDI。



在全球范围内,约70%的三星Note7采用的是SDI提供的电池,剩余30%则来自ATL。

10月8日有韩媒报道称,由于召回后仍深陷爆炸门,三星在情急之下摒弃了SDI,决定将ATL作为Note7电池的唯一供应商,因为迄今为止,ATL的电池还没有出现在任何事故报告之中。


“BOOM7”炸出了一家中国锂电池业内的隐形冠军。就目前的态势看来,不论是后续Note7生产(恢复生产)还是再战Note8,这家大陆企业都成了三星续命、翻身的重要依仗。

在业内,ATL成名已久。2015年,这家企业在全球消费类电子锂电池和动力电池中市场份额均列第三。而
在软包聚合物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领域里,他们一骑绝尘,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梳理了ATL总裁兼CEO曾毓群过往的信息,在年初的一次行业论坛上,他在总结ATL的战略时将
“安全性”放在了第一位。



“所有合作都要从安全着手,我们的设计和验证的逻辑首先是做到安全,实在有困难也要做到亚安全。”曾毓群说:“我们反对技术冒进,因为某种意义上而言,所有电池都是危险品。

作为行业前三甲,
曾毓群给公司定的目标也是“打造世界第一安全的电池品牌”,而非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企业。

在电池业内,他和ATL很另类。电池是一个关注度小但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过去的十几年里,所有业内重大新闻都和技术突破有关。

从石墨负极、硅负极、金属负极到石墨烯,材料学家在电池方面的革新无所不用其极,数百亿美金投入其中,但革命性的产品从未出现。太多放言要颠覆电池行业的“专利技术”,前赴后继得不知所踪。

很多行业都受困于电池技术,若能取得突破,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新技术的应用与现代人的生活。因此,电池企业都以革命性研发为标榜。

因为投入大,研发难,电池向来是“巨头的游戏”,即便是行业巨擘,也有翻船的可能。当年的全球电池业老大A123已经倒闭被收购,而后继者松下、索尼、三星,都是在庞大电子产品利润的支撑下,才创下了电池业的成绩。



相较这些巨头,ATL起步时的背景和资本实力不值一提,在列强争锋的电池大战里,他们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门外汉”创业


曾毓群是福建宁德人,其执掌的ATL和CATL,总部均设在宁德。这座城市偏居福建东南角,城区(不包含县、乡镇)人口不到50万。



每天都有排成长龙的车队从这里出发,将电池运往世界各地。这些电池为苹果、三星、华为、OPPO、小米,甚至BMW电动汽车提供能源。

曾毓群并不是电池科班出身。他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工程系,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国企。

曾毓群在国企待了不到3个月,便辞去工作,跑到东莞新科磁电厂做工程师。新科是SAE旗下的生产制造基地,后者是如今全球最大的独立硬盘磁头供应商。

当时正是国内电子产业OEM的起步阶段,曾毓群成了投身其中的第一批本土人才。他在新科干了十年,31岁便成了最年轻的工程总监,而且是
第一位大陆籍总监



作为骨干,曾毓群深受同仁的信赖与领导赏识。身边人称他非常有亲和力,总是笑脸迎人,而且说话坦率,直来直往,从不含糊。另一方面,曾毓群还具备出众的专业能力和胆识,为新科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遇到需要攻关的事件与项目时,“上面”往往会委任曾毓群当负责人。

1999年,曾毓群接到一个任务:SAE执行总裁梁少康让他帮忙考察一个电池项目。曾毓群在深圳和专家们讨论了一整天,回来写报告称如果做电池,肯定是能出来的。

梁少康打算改行做电池,正四处招募能人,曾毓群是他的第一目标。不过起初曾毓群并没答应,当时深圳的一家企业正频繁与之联络,想挖他过去做总经理,统筹企业上下。

遭到拒绝后,梁少康又找到了曾毓群的直属上司陈棠华,让他帮忙做思想工作,陈棠华为此专门从美国飞回来。经过数番详谈,曾毓群最终被说服,三人合伙创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注册地在香港,首家工厂设在东莞。



曾毓群回忆称当时做电池完全是一种冲动,因为这个团队压根不具备做电池的基础。正是出于这次冲动,他在日后的十几年里,一手打造了一家与国际巨头分庭抗礼的本土电池企业。


出门遇陷阱


创业团队一共募集了250万美元,“能找到的钱几乎全投进去了”。为了节流,所有人的工资在以前事业的基础上减半。

这点本钱想要一气做大绝无可能,
ATL需要找到一个精准的突破口。团队研究后认为:当时市场上的圆形电池、方形电池等产品是索尼、松下的天下,这些大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中国企业在成本方面毫无竞争力。

于是,他们
将尺寸灵活多变、不适合自动化生产的聚合物软包电池作为ATL的主攻方向。这种电池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任意面积化与形状化,短小、轻薄,团队认为这可能是未来电子产品配套电池的发展方向。



1999年,诺基亚推出了一款火爆的翻盖式手机,里面配的就是索尼的聚合物电池,ATL专门买了这款手机拆开来进行研究。

确定了方向后,曾毓群带着钱飞到美国,找贝尔实验室购买其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当时全球有二十几家企业购买了这项专利授权,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该技术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

回国后,ATL的技术团队开始试制,他们很快惊恐地发现,贝尔实验室配方生产出来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便会鼓气变形,根本不能长久使用。曾毓群随即跑回美国质询,岂料对方悠哉地说:鼓气是个本质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为了购买这项授权,250万美元的启动金花去了大半,其他则投向人力支出。公司账面上的钱所剩无几,但产品却连一点希望都看不到,曾毓群急得夜不能寐。

在飞回广东的飞机上,他一直苦苦思索对策。期间他想到:聚合物锂电池被业内诟病的最大原因是其沸点很低,能使用的温度上限是85度,而“贝尔配方”中有些物质成分的沸点是93度,已经非常接近,这或许就是其缺陷的根本原因?

带着这个疑问,创业团队开始研制新的配方,着手排除其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一气弄出了7个新配方。在紧锣密鼓试验、测试了两个星期后,其中一个新配方做出来的电池居然解决了鼓气的问题。

解决了生死难题,ATL回身碰上了好时候。1999年,辉煌一时的BP机开始走下坡路,手机进入普及期,很多国内企业都申请了手机制造的牌照。

当时行业流行从韩国企业处买组装套件,整个产业链中,中方企业能自主改动的东西很少,除了电池。电池里的利润空间很大,国内厂商都从韩国公司买电池,没什么议价权。

ATL找客户谈判,提供容量是韩国电池一倍的产品,但报价只有后者的一半。带着这样的巨大优势,他们很快打开了手机市场,来自全国的订单源源不断。

2002年,ATL实现盈利,曾毓群随即将利润投入新一轮研发。他深知企业做大的根基:ATL得以存活,根本原因是解决了“贝尔配方”的技术缺陷,这样的革新或许算不得业内重大突破,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球另外二十几家花钱买该配方的企业,没有一家解决鼓气问题,要么钱打了水漂,要么维持“劣质生产”。

在一些企业主看来,电池鼓气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是实验室里反复充放电后才有的现象,而消费类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非常快,消费者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曾毓群和ATL却将之视为雷池,这样的执着,最终帮助他们和另一家精益求精的企业走到了一起。


“结盟”苹果


实现盈利后,为了筹措更多资金投入创新与研发,ATL在2002年引入了台湾汉鼎机构的资金,又在2003年从美国凯雷投资和英国3i集团处拿到2500万美元的风投。

当时日韩电池企业走的都是标准化路线,客户的电子产品需要匹配其电池属性。
而ATL则大打差异化,为客户量身定制电池,并且藉此打造了一条新式的生产线。这样的市场策略,很快帮助其打开了DVD、蓝牙耳机等多样化市场。

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电池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式企业如雨后春笋。2004年,凯雷资本的一位董事在参观另一家电池企业后,回来对团队说:我们完了,你便宜,人家能更便宜。

因为不看好公司前景,大股东凯雷资本最终选择出售ATL的股份,一家美国公司和日本TDK集团闻风而至。最终,TDK以高价胜出,成了ATL的大股东,而
这笔投资,最终为他们赢得了远超预计的回报。



TDK非常尊重曾毓群与团队的战略,支持他们坚守以安全为核心的研发工作,这份坚持很快为ATL打开了广阔市场。

2004年,一家美国企业找上门来,为旗下的MP3电子产品寻找电池秘方。这家企业此前已经找过很多国际锂电池公司,但是无一能解决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长期使用后电池鼓气的问题。

ATL为对方试制了专用电池,双方随即达成合作关系。曾毓群万万没想到,合作刚展开,对方开口就要了1800万个电池。



这家公司叫苹果,ATL供货的对象是红极一时的iPod。两家对质量吹毛求疵的企业走到一起,ATL顺着对方的发展扶摇直上,从小企业一跃成为行业内的新领军者。

那之后,苹果推出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
ATL也顺理成章成了iPhone系列的电池供应商。


有技术的是大哥


苹果一役后,ATL顺风顺水,从行业黑马一路驰骋为龙头企业。期间,其市场版图不断扩张,电池产品被广泛应用于GPS、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各种终端设备,成为世界一线品牌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电子移动设备的必备电源。

业内有说法称:
在消费类电子领域,ATL已经是电池行业的全球第一。此前坊间传言称iPhone产量吃紧的时候,一家企业依靠规模优势从韩国公司手里抢到一批iPhone电池的订单,但最后却因为“做不了”,不得不转让给了ATL。

用ATL电池做的移动电源,会在产品显眼处特别注明其电芯是ATL,而此次Note7电池爆炸事件,
应该说再一次印证了ATL的技术实力。


曾毓群的目标已经不局限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他在2011年于家乡宁德创立了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汽车动力。这是一家100%中资的企业,和ATL算是同盟关系。



经过短短几年发展,CATL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动力公司,仅次于松下和比亚迪。



Note7事件前,ATL和CATL在国,但日韩媒体却早早盯上了这家不断抢日韩生意的中国企业。《日本经济新闻》年初的报道称:2015年ATL一家的利润,就超过了韩国两大公司与日本最大电池公司锂电池业务利润的总和,其营收更是超过百亿大关。

ATL的强势与曾毓群的人才和研发策略息息相关。他非电池科班出身,但在事业期间念到了博士,如今已经业内知名专家,同时还任物理化学电源杂志编委、亚洲固态离子协会理事、。

CATL号称是国内最舍得投钱做研发的锂电池公司,其毕业生的起薪待遇“很给力”。CATL内部的学术氛围相当浓厚,技术高层及领导,基本都是高学历人才。这帮人干事喜欢讲数据、论实验成果。



因为这种氛围,技术人才在CATL非常受尊重,没有任何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发生。

2015年底,曾毓群称CATL的研发团队超过1000人,包括20多位海归博士、110多位全职博士,以及900多位硕士。他信奉集体的力量,因为“依靠三五个人,花费三五年才研发一个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如今行业的发展速度”


如此规模的研发团队,其科研得以从材料级别开始,由纳米级一步步做到仿真模拟。曾毓群非常得意于这样的体系,他曾说:行业内很多人说电池保8年、10年,都是空口无凭,做这样承诺,不能拍脑袋来完成,而是反复实验的数据来决定。

口头和真材实料的差距,越在关键时候越明显。
三星Note7的风波,或许将成为曾毓群与ATL新的开始。

附网络关于三星Note7的调侃:




编辑整理 | 创客公社团队

来源:腾讯科技、华商韬略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蓝字)

创客记:保掌柜/呆呆阿卜/有质--IT质量实验室 /奇蛙无人机 / TimePack / 就爱广场舞 /快找机械网 /机器人云药房 / 喵咚家 / 亿动非凡 美篇 / 吉美瑞生 / 药尚网 / 亦友(WeTech)/ 云帐房 /外勤365 / MyDocumate / 兰渡文化 / 米漫传媒 / 云创存储 牛顿眼


江苏高校创业图谱: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苏州大学 /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